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0年06月16日

陕西工人报第4版 乐为人民献歌声 图片新闻 京剧的“京派”与“海派” 历史上有三个唐伯虎 宁愿死 (笑话) 谜语 余凡的画 牧羊图 跋涉 此间亦有清风明月

当前版:第A4版:第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4版
04

余凡的画

高民生

对于有创造意识的画家,“一般”是个最可怕的词。“一般”的画,没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感情苍白、格调平庸,显示不出个性风采。将近中年的国画家余凡,象一切普通人一样,也有柴米油盐的种种困扰。但更使他苦恼的是总想画出不一般的中国画,踩出一条跟旁人面貌不同的路。在画上,余凡真不甘心一个“凡”字。

当今画坛,由开放而产生的种种新潮画派,此起彼伏。在耐得寂寞的艰辛寻觅中,当他领悟出艺术不仅仅是现实生活表象的翻版和修饰,而是一种真情的流泄、是生命个性的张扬时,便毅然舍弃习惯了的严谨的写实方法,终于真诚地爱上了中国民间艺术。这是一个艺术思想能够任情驰骋、艺术个性最能自由发挥的天地,没有艺术异化带来的偏见,没有故作深奥的理性框框。如果承认民间艺术是艺术之母的话,余凡的画是吸吮了母亲的乳汁,又反刍了传统文人写意画的精髓,扣合着自己的天性,用心灵去感应现实的酸辣苦甜。取材于民俗、民歌的人物画《钟馗除鬼》、《五哥放羊》、《山枣红了》、《陕西民间社火》,在画面结构上,可以窥见现代构成的因素;造型结构则巧妙地将民间剪纸的造型符号揉进水墨写意的笔法之中,在颇有装饰趣味的似与不似之间,拙中见巧,展现出画家对三秦故土独特的审美意向和情愫。他的画多次获奖、两次参加赴日展览,赢得行家的好评。

对这些已经不一般的探索成果,余凡总是不满意地慨叹:“我画的都是遗憾。”他面对苍茫的群山,常常想起遥远的苦涩的往事。在无止境的艺术跋涉中,余凡将会付出更多的艰辛,也将收获到创造的喜悦,这也许是一切不甘平庸的画家的宿命。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