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铁一局四十年筑路六千五百公里
今年上半年又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
本报讯拥有五万多名职工的铁道部第一工程局,今年上半年克服种种不利因素,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完成产值二点四亿多元,比去年同期上升百分之五十四点六,创同期历史最好水平。
铁一局的前身是西北铁路干线工程局,成立于一九五〇年五月。四十年来,他们转战南北,足迹遍布全国十八个省市自治区,先后修建和参与修建铁路二十四条,隧道四百九十四座,桥梁二干六百零四座,共完成投资总额七十四点六亿元。共修建铁路六千四百九十九公里,约占新中国成立后新建铁路总长度的六分之一。
建国初期,铁一局职工靠“三大件”(镐头、扁担、抬筐)人拉肩扛,全面改造了旧中国留下的病害重重的宝(鸡)天(水)线,提前建成了长三百五十四公里的天(水)兰(州)铁路,使陇海铁路延伸到祖国大西北的兰州市。接着该局数万名工人又苦战十载,于一九六二年十月,将长达一千八百九十二公里的兰新铁路修到乌鲁木齐。此后,铁一局又参加了修建包(头)兰(州)铁路、青(海)西(藏)铁路,从而结束了甘肃、宁夏、新疆、青海无铁路的历史。
进入八十年代,铁一局挥师北上,参加了国家重点工程(北)京秦(皇岛)铁路和大(同)秦(皇岛)电气化铁路建设。因建设速度快、质量好而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赞誉。
四十年来,该局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四十六项,其中四项获国家级奖,十三项获省部级奖,汉江斜腿钢构薄壁箱形钢梁桥获国家金质奖和科技进步一等奖,京秦铁路全线获铁道部金奖,国家银质奖。
(段慧军 羽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