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是慰问,更是受教育”
(上接一版)中途在黄沙镇停车,察看了黄沙镇供销社灾情。恰巧该县县委杨副书记和县工会孟主席也在这里,谈起该县水泥厂、县砖瓦厂受灾严重,慰问组又调转车头,先后看望了这两家企业的职工。
过黄沙河大桥时,天下起了大雨。当地一位同志说,路过的这条黄沙河就是当年三国诸葛亮造木牛流马的故址,但大家心系灾情,谁也无心谈论这种话题。
在听企业汇报时,高主席对受灾职工情绪很关注。当县砖瓦厂领导谈到由于市场疲软,效益不佳,但厂里无论发工资、降温费、还是救济款,总是先一线后科室,最后是领导,大家有难同帮、有苦同吃时,高盈民同志说,灾害固然可怕,但只要人心不散,什么难关就都能闯过。
下午6时,汽车刚出勉县县城,驶向开往略阳的公路十几公里。前面便道却发生了事故。好不容易捱过两个时辰,赶到地区磷矿时,已是傍晚时分。等走到地区钢厂何家岩铁矿时,天已漆黑不见五指。
由于断电,铁矿李副矿长点着腊烛把慰问组一行引入办公室。这家原先效益不错的企业,遭灾后,至今仍无电、通讯中断,连吃水都很困难。由于连夜要赶往略阳县城,高主席不能一一探望职工,就委托矿长向大家转达全总和省总的问候。7月21日
略阳的灾情比想象的还严重。由于县城地处嘉陵江、八渡河、玉带河交汇处,四周高山林立,全县有13.5万户群众受灾,数十人死亡,经济损失近亿元。
鉴于灾情,慰问组立即兵分两路,一路由地区工会李主任和省总生活部牛副部长徒步过河慰问受灾严重的吴家营学校,并带去1000元救济款;一路由高盈民等前往县水泥厂、铸管厂、建筑公司慰问。
下午刚赶到略阳钢铁厂,闻说阁老岭矿发生大滑坡,大家立即与先期赶来的省冶金工会胡清杰主席赶往现场。从阁矿出来,又先后到黑家沟矿和轧钢厂了解职工生活和生产恢复状况。每到一处,高盈民同志首先关心的是职工的吃饭、住宿情况,并叮咛略钢同志,一定要安排好受灾职工的生活。
最使慰问组感动的是略钢在这次水灾中广大职工抢险的感人事迹:有的职工奋不顾身在洪水中抢救国家财产;有的职工自己动手掏钱买方便面送给受灾工友;厂工会灾后挨门挨户为受灾职工发下5万元救济款,可不少职工硬是退回了救济款。在与慰问组交谈中,略钢党政领导一再说,厂工会在这次救灾中起到了党政组织代替不了的作用,真正是党政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职工群众先人后己,先公后私,真正发挥了主人翁作用。
晚11时慰问组离开略钢,乘上回西安的308次列车。此行三日,走过一市三县,慰问企业12家,走访职工102户,召开座谈会9次,大家感触很多,一路议论纷纷。在一旁的高主席,若有所思,静默不语,半响才说了一句话:“这次咱们名义上是慰问职工,但从职工身上受到的教育更深更大。”
本报记者 郝振宇
本报通讯员 张鹏 郑战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