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0年07月31日
第2版
02

“就让我留在一线”

——记陕棉二厂工人、共产党员徐月兰

“她真死心眼,别人想换都换不成好工种,她倒好,领导找上门都不换!”这位被人们议论的人是陕棉二厂准备车间工人——徐月兰。她今年48岁,1958年12月进厂,1960年6月入党,进厂32年来一直默默无闻地工作在生产第一线。

凡是跟她接触过的人,都会异口同声地夸她吃苦能干。也许好人多磨难。1974年8月徐月兰的丈夫不幸遇车祸去世,当时她上有二老双亲,下有未成年的3个孩子,组织上考虑她的家庭困难,要给她调换到常日班,她没有同意,毅然独自挑起了工作、家务两副重担。

月转星移,1987年春,车间新增了筒子房,需要配备人员,不少职工纷纷托熟人、找关系想到筒子房工作,但车间领导首先想到的是徐月兰,支部书记找到她说:“徐师傅,你就到筒子房上个常日班吧,一来生活有个规律;二来也好照顾一下家。”她却习惯地回答:“让别人去吧,上运转班倒习惯了,就让我留在一线吧!”

那么,是什么原因驱使她不愿离开运转班呢?甲班的同志一语道破了真谛:“徐师傅舍不得离开我们,我们也舍不得离开她。”徐月兰忘不了当她家的生活处在最艰难的时候,是轮班的同志主动为她捐粮、捐款。轮班的穆福平、苏建华、杨四萍等几位女工也忘不了,她们小孩的过冬棉衣就是徐师傅亲手缝做的。一次,厂里因临时停电,通知她们班不上夜班了。她在厂里住,得知这一消息后,徒步赶到厂外的陕西纺织器材厂、陕棉八厂等单位,充当了义务通讯员,使轮班的同志免受半夜跑冤枉路之苦。

今年3月,车间主任又一次找到她:“徐师傅,你工龄这么长,还上三班倒,叫我们当领导的过意不去呀!”徐师傅十分动情地说:“我太感谢你们领导和同志们对我的关心,明年我就该退休了,就让我在这里站好最后一班岗吧!” (华昕 张翟西滨)?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