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老师们辛苦了!
——副省长孙达人一行赴临潼看望疗养老师纪事
8月15日。临潼。
立秋后的第一场雨逼走了夏日的酷热,逶迤秀丽的骊山更加青翠迷人,玉米孕穗,石榴也笑红了脸。今天,副省长、省教委主任孙达人、副主任张克俭、省总工会副主席周忠群一行,冒雨赶来,看望正在这里疗养的我省部分中小学教师。
孙达人向老师们道了辛苦。他说,社会进步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依靠教师,教师的“春蚕”和“蜡烛”精神为世人公认。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全省的中小学教师表示感谢!
望着这位头发斑白、教授出身的行政官员,听着这感情真挚的话语,老师们的心灵被感动了,掌声哗哗地响起……
从陕北高原、秦岭腹地、巴山深处、关中沃野走来的48名中小学教师,年龄不同,阅历不同,脾性不同,但热爱教育——这项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是相同的。他们把心血洒在校园,精力付给了孩子,而对自己却顾及得很少,很少。刘凤岐是府谷县三道沟学校教师,任教33年,有20年在每月6块钱的民办教师补助中度过,他一生没见过火车,这次疗养到西安,是最远的一次旅行。镇巴中学的张远兴老师,已经六十有三,还是1953年12月到西安来过一次。和张远兴同县,年满花甲,在简池乡小学当党支部书民的陈全金说,山区缺医少药,有点病就硬抗,直到倒下了才去看。象这样的健康疗养,我这辈子是第一次享受。佛坪县郭家坝小学校长樊明义,虽然已经55岁,说话仍象个年轻人:“有些人总想跳出山区。那里黄土不埋人?我1986年从城固到佛坪山区,就打定主意要好好干,爱自己的职业,民间自古就有‘天地君亲师’一说,要对得住祖宗的牌位哟!”话如其人,毫无粉饰。他听说要来疗养,高兴得心里乐开了花,四处相告,惹得其它部门同志眼红:“还是你们教委、教育工会想得周全噢——”
在与教师亲切交谈中,孙达人向教师表示省上各级政府将尽量为教师们多做实事,稳定教师队伍;他也希望广大教师们多体谅国家的困难,多讲奉献精神。他说陕西有南北两山,有些地方比较穷,许多人想出去,可这些地方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所以中小学要加强对学生的爱家乡的教育,使学生们爱家乡爱祖国,用自己的双手改变家乡的面貌。
天近黄昏。老师们高兴地和孙副省长一行合影。他们身后火红的“人民教师无尚光荣”的横幅映入镜头。 (韩庚 杨献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