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0年08月21日
头版
01

历尽风雨痴心不改

——记省优秀党务工作者郑纪友

人们说,庆安宇航设备公司宣传部部长郑纪友对政工工作有一颗炽热的爱心。

其实,这位去年获得“陕西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光荣称号的人,在20年前干技术工作时,压根就瞧不起政工干部,认为这些人是“耍嘴皮子”的,创造不了“价值”。因此,他一门心思钻研技术,先后多次被评为生产标兵和先进生产者。1971年,当组织调他到宣传部工作时,郑纪友犹豫、彷徨过,但想到自己是名共产赏员,一切应听从党的安排,便毅然去报到了。以后,在政工实践和组织的引导下,他很快认识到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他把自己的心系在了企业政工事业上,认真学习,钻研业务,不管社会浪头怎么变化,始终苦学不已,很短时间就由外行变为内行,在搞好企业政治工作中发挥了大梁作用。

多年来,职工思想上的疑团就是郑纪友一班人工作的重点;社会上出现的有悖于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潮言论,就是郑纪友他们的主攻目标。

1979年,在郑纪友升任公司宣传部长后,为了摆脱政治与经济工作“两张皮”、“两脱离”的困扰,他大胆探索,提出了“面向生产,服务基层,深入实际,依靠群众,主动协作”的宣传部业务指导思想,使宣传工作起到了鼓舞士气,促进生产的作用,还及时解释了群众中的很多疑难问题,受到领导和群众的好评。

1986年,郑纪友发现一些人对改革的形势看法有争议。他就组织宣传部同志通过问卷、座谈、走访等形式,对1200名职工进行摸底调查,分析出了职工思想的活动规律,即形式上的活跃性,认识上的片面性,心理上的矛盾性,反映上的联锁性和认识过程中的复杂性等五个特点。在此基础上还组织职工开展“改革利弊得失民主讨论”,写出了简报,在省政工会和省思研会上印发交流,还被《陕西日报》全文刊登,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1986年下半年,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由隐蔽发展到公开,有些代表人物直接跳出来向党发动进攻。郑纪友认为,如不坚决反击,将会危及到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危。在航空部于沈阳召开的“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研讨会上,郑纪友作了题为《端正认识,联系实际,把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教育引向深入》的专题发言,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回公司后,他联系职工中在政治方向上的模糊认识,编写宣讲材料,组织专题讨论,提高了职工认识。

当社会上刮起“党委没威信了,政工干部没地位了,思想工作没作用了”等等奇谈怪论之风时,郑纪友在公司一次政工会议上作了《思想政治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的近万字发言,喊出了:政治工作是我们的传家宝不能丢;两个文明建设是我们的战略方针不许丢;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互为手段不可丢的肺腹之言。接着他又写了《“生命线”的科学论断应当坚持》的文章,用雄辩的事实抨击了一些人认为“这年头要抓得是钱,抓不抓思想政治工作无关紧要”的错误思想。

今年初,联系在东欧各国局势发生动荡的实际,郑纪友觉得这是一次反自由化和“两乱”的活教材。春节刚过,他立即组织大家编写材料,自己带头宣讲。4名同志一个月内为基层各单位宣讲40余场,郑纪友一人就讲了13场。单位覆盖率达到95%以上。当接到上级进行国际形势教育通知时,他们的总结材料都已经搞完了。

如今,郑纪友在政工战线上已经干了20个年头了,20个春秋,多少风霜雨雪,多少起伏变化,但郑纪友始终忠于党的事业,矢志不移地搞好政治工作。现在,在党的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方针政策的鼓舞下,今年五十有三的郑纪友,工作起来更象一个年轻人了。

(笑梅 尘石)?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