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陕西历史博物馆主体工程告竣
本报讯 我国第一家运用现代化手段保护和陈列文物的陕西历史博物馆,主体工程已经完工。目前,正全力进行内装修、空调、电力、热网等设备安装,预计到十二月份可全部竣工,明年可望对外开放。
我省在历史文物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是中国历史的天然博物馆。八百里秦川文武盛地,五千年历史古今名城。仅解放以来,已出土的文物就有二百多万件。长期以来,我省博物馆一直占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安碑林,由于场地狭小,房舍不足,设备简陋,缺乏现代化陈列手段和保护条件,既不能很好地组织对外展出,也不能安全保存文物。一九七三年,周总理陪同外宾到西安时,曾明确指示:“陕西需要建一个博物馆。”一九七八年,国家计委批准在小寨东路新建陕西历史博物馆,并列入国家“七·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为一点二四亿元,总建筑面积为五点三万平方米,该工程于一九七八年七月一日正式开工。
省历史博物馆建筑造型既保持传统风格和地方特色,又体现时代风貌。在用料上,多数采用大锦砖墙面等现代化材料,整个建筑色彩古朴、典雅。该馆主要建筑有:陕西地方文物陈列厅、临时展览厅和国际学术报告厅,还建有配套的文物库房、商店、餐馆等服务设施。
具有国家级水平的省历史博物馆建成后,将会成为我省一个新的旅游热点,成为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及历史文明的一个窗口。 (张照强张永春 姜桂枝)
图为陕西省历史博物馆主体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