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时间城”的“守护神”
记省武警总队三支队六中队的官兵们
“嘀、嘀……北京时间7点整”。清晨,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用纯美的普通话播出北京时间的时候,你恐怕不会想到,为了使时间每天能不差分秒地按时发报,一群共和国的军人为此所奉献的一切吧!我们怀着敬慕的心情来到渭北高原的一个大山深处,在这个为亚洲地区提供标准时间的天文台,采访了守护它的省武警总队三支队六中队的官兵们。
山丛中,一座座发射架耸立云霄,四周站立着荷枪实弹的武警战士。这里就是我国提供权威标准时间、标准频率的天文台。我国的重大科技实验、卫星发射、远洋航船都是从此提取精确时间的。为了“时间城”的安全,六中队的官兵们不管天气多么恶劣,不分白昼黑夜,站岗放哨守护在这里,多年来从未发生过不安全事故,保证了高质量地完成报时工作。
可是,有谁知道他们的工作是多么艰苦、寂寞。这里群山环绕,“半年风雪,半年雨雾”,几乎与世隔绝。报纸送到这里都成了周报,若遇到雪飘雨洒的季节,只好“望天兴叹”。周末,通讯员要走30余里山路,去县城邮局领取一次报纸、信件,再上街给战士们买回日用品。
上级配发的电视机,收音机,由于受强大的电磁波干扰,电视机打开后只见“雪花”不见人影,从收音机里也只能听到“吱吱”声。当城里的姑娘小伙走进舞厅,大谈卡拉OK,跳着太空舞时,这里的战士们却过着“白天兵看兵,晚上看星星”的日子。
这样恶劣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给年轻的战士自然带来了许多烦恼。就说婚姻问题吧,官兵们找对象没有条件和机会,一些城市姑娘更不愿把爱的“神箭”射向这深山野沟。排长海志强已是26岁的人了,同学们给他介绍了10多个姑娘,可姑娘一听说在这“鬼地方”就退避三舍。后来,有位姑娘总算光顾过一次,但看过后连面也没有见丢下了一句“这里是人呆的地方吗?”就飘然而去了。
可是为了“时间城”的安全,对于这些,战士们全都认了,默默地奉献着他们的青春。九十年代第一个春天,我国第五颗通信卫星发射的序幕刚刚拉开,就在此时,一份“父病故速归”的加急电报从湖北飞到了指导员田文发的手中,妻子也连夜从西安打来电话,要他速回老家处理老人的后事。田指导员强压悲痛,悄悄地将电报锁进了抽屉,到邮局给家里寄去了300元钱,依然象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带领战士们昼夜执勤,加强警戒,确保了天文台的绝对安全。当全国人民庆贺又一颗实用通信卫星发射成功的时候,田文发才赶回家,跪在父亲的坟头,悲痛地请慈父原谅他。老战士刘国武被确定复员后,家里替他联系好了一份工作,请他回家面谈,但当时“时间城”正要为国家一项重大工程提供精确时间,需要加强保卫。那天,他几次走到队长的门前,又悄悄返回班里,做为一名老兵,他不忍心在重大任务面前去办自己个人的私事。他将那封关系到他前途命运的信压在床底下,毅然走上了哨位。
他们不愧是“时间城”的“守护神”!
(江道贵 马继仓黄胜 傅晓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