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漫话比萨斜塔
王蜀华
举世闻名的意大利比萨斜塔,于一九九零年元月七日下午正式关闭。据称,这是建塔800多年以来,第一次停止向公众开放。比萨斜塔,位于意大利中部阿诺河河口岸的比萨城内;是一组古罗马建筑群的钟楼。
比萨斜塔于公元1173年下半年开始动工兴建,公元1350年整体工程竣工。该塔的建筑材料,全部用优质天然大理石砌成。塔体共分8层,高54.5米;底层有精选上等石柱15根,上面6层各30根,最顶层12根;那口古钟就镶嵌在最顶层的正面。塔内还有300阶楼梯,供世界各国游客登上塔顶,饱览比萨城的全部风光……
兴建该塔至第三层时,人们发现地基开始下陷,塔身向南倾斜。当整体工程全部竣工后,该塔的顶部中心点已偏离塔体中心垂直线2.1米。经过几百年的风风雨雨和多次地震,该塔“斜而不塌”,岿然不动,仍然神奇般地屹立在比萨城内,故称“斜塔”,真可谓“千古不倒翁”。
传说1590年,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还在比萨斜塔上面,完成了他著名的“自由落体”实验,从而一举推翻了亚里斯多德的“物体落下的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权威学说。从此,比萨斜塔名声大噪,于是,世界各国的旅游观光者蜂涌而至,络绎不绝;比萨城也因此而身价倍增,成了当时意大利的主要旅游城市和经济文化中心。
虽说比萨斜塔“斜而不倒”,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斜度剧增,也确实令人忧心忡忡。据有关史料说,从1918年开始,意大利当局年年都要对该塔进行监视和测量,他们发现该塔白天倾斜的程度要比晚上厉害些,年平均向南倾斜1毫米。也许人们还没有忘记,十多年前,外电和我国报台也曾报道说:比萨斜塔“顶部中心点距中心垂直线偏离达4.4米,向南的斜度为5.3度”。
为了保护这座神奇而壮观的古建筑,世界各国许多著名建筑家、力学专家们云集比萨,想方设法,制订最佳挽救方案,意大利政府还正式设立了一个专门委员会,专事实施。
最初,他们用水泥加固地基,结果适得其反,后来,他们又将水注入地下,努力使水位保持相对稳定。虽然这一挽救方案能相应抑制倾斜速度,但仍然不能根治倾斜的“绝症”。时至今日,斜塔仍然在斜;世界各国的权威建筑家和现代科学技术,仍然没有揭开这个“世界之谜”。因而比萨市政府不得不忍痛宣布,暂时关闭,谢客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