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0年10月04日
第2版
02

视水如命的人

去年10月,西安市原市长袁正中接到一封关于如何解决城市水荒的建议信,斗胆写信者竟是陕西省延河水泥机械厂一个小小的给排水工程师。

他叫何安邦,深陷的眼窝,头顶几缕稀疏的头发,时常紧锁眉头,寻觅着解决城市水荒的“新大陆”。

去年,他有幸参加了全国第二届给排水新产品、新技术交流会,兄弟城市应用中水处理技术解决水荒的经验,使他如鱼得水。从北京开会回来后,他精心钻研,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中水处理技术是城市节水的新途径”的论文。西安的水荒已名列全国第七位,地下水的开采,早已被地球亮了“黄牌”。他抱着为西安的供水献计献策的想法,给市长写信,提出了五点建议。他的建议得到市领导和市节水办公室的重视,建议被采纳了,他很受鼓舞。他关心水,珍惜水,视水如生命。他将自己多方搜集来的有关资料全部奉献给了市节水办。1987年,厂空压机房搬迁,由于资金短缺,空压机冷却水的重复利用系统不能上马,已经购进的设备闲置在那里,而每月竟有八千吨新鲜水从他眼皮底下白白流失。他坐卧不安,三番五次地向厂里打报告申请资金,一趟又一趟地找区和市环保部门反映。他的苦心,终于赢得重视和支持,市环保局为他厂拨出返回款3万元。工程竣工后,每年节约新鲜水五万吨。

他对水吝惜,对钱更是抠门的厉害,啬皮的要命。他在为工厂选购冷却塔时,货比三家,以低于市场价格2.8万元的价格成交;在审核施工图纸设计中,仅一项合理化建议就为厂节约1.4万元。兴平有家企业因锅炉温度上不去,准备报废,再花20万购置新锅炉。他到现场后,爬高落低,对锅炉的里“外”进行了彻底的检查,最后,他大胆地提出把原有的两台锅炉串联起来的改造方案,一举获得成功。这家企业的20万元节约了,老何却分文未取,还搭上了三个星期天。

去年他被评为省建材系统先进个人,模范党员和“双增双节”能手,省给排水情报网先进个人。在成绩面前,何安邦并没止步,虽然他的眼窝更深,头发更加稀疏,可他仍是那样,在苦苦地思索着、设计着如何早日在厂里推广应用中水处理的蓝图。

本报记者 桂维平

特约通讯员 白西虎 李晋斌 杨炯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