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陕西工人的女儿
——记亚运女子飞蝶多向200靶冠军王玉锦
“嘡”——声枪响,桔红色的飞碟空中开花。
“25枪,打了3个满贯”“319号弹无虚发,真厉害!”北京射击场上,观众啧啧连声,都涌到这边来了,一睹你的风采。在女子飞碟多向200靶中,你脱颖而出,竟领先日本“神射手”岩尾美和子17中!
这会儿,你仍斜戴帽子,用长沿遮住耳畔的阳光,举枪贴腮,正要放,突然一阵暴烈的咳嗽“啃啃……”,你瞄了又放下,放下又瞄。终于,随着一声叫靶,“嘡!”这最后一个飞碟碎了。188中!你跨进了奥运会报名的门坎,亚运会冠军的梦圆了!
你为古城争了光。电台的录音话筒伸在你面前,面对别人是求之不得的光荣,你却推开了它:“我害怕!”记者劝了又劝,说是从家乡来的,你才鼓起勇气说:“我想妈妈,我想回家……”
是啊,离家一年了。起早睡晚,滚爬摸打,紧张,枯躁,繁重的训练,使你把多少对家乡的眷恋、相思,对亲人的悄悄话儿攒在了心里!故乡是你成长的摇蓝呵!听林教练讲,1984年他从省建二中368名女生中选“苗子”,14岁的你,瘦丁丁的不起眼,8斤重的枪你扛着都叫人看了伤心,他三次决意要“刷”掉你,可你,每次练习完了,总磨着问,为啥没打好?动作要领在哪儿?教练一点,奇怪,第二天,你就有了起色。虚心执著加上过人的颖悟,使你几经“冲刷”,唯一留下来了。
从留下到冠军,整整六年,你又挺过了多少困苦艰难!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你从不拉一次训练;汉城“打瞎了”,你不气馁,心铸信念如铁——“我总有一天要闯进国家队”;这次9月大赛前,你突然感冒发烧,咳嗽不止(现在也没好)打青霉素过敏,还输了四大瓶液……但仍是训练一天不停,你说:“我有信心,有决心打出来!”
今天,你终于打出来了。记者追着你拍照,连朝鲜的射手也赶来向你祝贺。人说,188中,是亚洲之最!你却说:“这算啥,人家世界锦标赛女子196中,男子还打200呢!”我问你今后的打算,你说:“我是走一步,看一步。世界锦标赛年年有,92年巴塞罗那还有奥运会呢,我想和世界水平争一争!再拿个好成绩,为陕西人民争光!”
是啊,陕西有你的亲人,有你的父亲,他是一位退休的老工人。当我问你想捎什么话的时候,你笑了,你写了:“感谢陕西工人报对我的关心,陕西工人的女儿王玉锦。” 本报记者 薛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