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气所磅礴
杨乾坤 康铁岭
天地有正气。
这种正气,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体现在人身上,便有了为真善美而临危不惧的气概,刚毅坚贞的志节,直至献出宝贵的生命。
好一个浩然正气!它在彭书霞、淡敏玲的身上,又是何等的充盈。“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彭书霞,陕西丹凤县资峪信用社会计,二十二岁的青春年华;淡敏玲,该社出纳员,十八岁,正是鲜花般的年龄。两位洁白无瑕的姑娘,在保卫国家财产的危急关头,女儿身立时成了顶天立地的铮铮铁汉,女性的温情一下子变成了阳刚之气,没有怯懦,没有退却。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曲革命英雄主义的壮歌。
一觉醒来,已是黎明前的六时许。今天是十月七日,淡敏玲早早起了床。她精神很好。昨夜里,整理收拾完帐目,放好了现金、帐本、票据、印章和重要凭证后,她和彭书霞相对一笑。该松弛松弛那紧绷的神经。主任去县城开会了,另一位同志请假回家,社里只剩下她们姐妹两个。敏玲小,一口一个书霞姐,书霞呢,当然也将敏玲以妹妹看待。平日,这姐妹俩晚上下班后,门一关,便练习打算盘,点钞,练习书法。敏玲记得,书霞昨夜就拿着字帖,从字的间架结构到运腕走笔,来教诲她这个小妹妹的。满脸稚气的敏玲兴奋极了:“对,字是门面,女儿的字就要写出女儿的秀气和潇洒。”就这样,教着写着练着,敏玲渐渐入了梦乡。今日是星期天,她决心要书霞姐多休息一会儿,书霞太累了,整日份内份外的工作忙得够呛。敏玲没有惊动书霞,她要待梳洗完毕,便去搞院落和办公柜台卫生,素来爱整洁的敏玲充满希望,准备迎接新的一天。
此刻,她要去厕所,可刚一开营业室门,突然发现对面有条黑影,那黑影一见门开,疯狂向门口扑来。敏玲迅速判断:是妄图抢劫信用社的歹徒!她即速后退一步关门,然而迟了,那歹徒手持菜刀,已恶狠狠地扑向了她。身体纤弱的敏玲姑娘,见事已至此,便豪不犹豫地拼了上去,赤手空拳对着那罪恶的黑手。那歹徒一言不发,挥刀便砍,敏玲一边与之搏斗,一边大声呼喊:
“书霞姐,有坏人!”
住在营业室内的彭书霞被敏玲的呼喊声和撕打声惊醒,便忙问:“敏玲,咋咧?”
敏玲面对凶暴的歹徒,知道与之开展的是一场殊死搏斗,在紧急关头,她决心一人独当,保护战友。她大声回答:“书霞姐,有坏人,你不要出来!”
歹徒见势不妙,凶恶残忍地大砍出手。敏玲豁了出去,她毅然以血肉之躯,抗击着歹徒的嚣张凶焰。
彭书霞知道有歹徒闯进营业室,急得连袜子也没穿,便开门迎击。歹徒闻声凶恶地向书霞扑来,书霞毫无惧色,与之展开了生死大搏斗。搏斗中,书霞的面部被歹徒砍伤两刀,两只手背被砍裂,右手一指被砍断,歹徒凶残地又向她的后颈部、头部猛砍数刀,书霞倒下了……。
就在书霞与歹徒搏斗的时候,已身受重伤的淡敏玲挣扎着从血泊中爬了起来,她血流如注,昏晕难支,奇痛难忍,然而她却以超人的毅力,冲出营业室,向大门口跑去。她边跑边喊:
“有坏人抢信用社!有坏人抢信用社!”
鲜血随着她忠贞的呼喊,洒了一路。从营业室到大门口,一个斜上坡,九米距离,可这个时刻,这九米何异于十万八千里!这个短短的斜上坡路何异于悬崖峭壁!难到头,难攀援。时间在飞快流逝,每秒钟都异常宝贵。我们的英雄,在这个时间里,在这段路上,丝毫没有顾及个人的安危,没有一丁点儿的畏葸不前,她唯一想到的,就是冲出大门,唤来同志,抓住歹徒,保护国家财产。只要出了大门,情况就会大变。
这个信用社就在公路边上,一开门就是三一二国道。出了大门,路上可能有行人车辆,东边有农舍,背后有地质队家属院,紧西邻便是乡卫生院,那里有院长彭丹毅和同志们,只要她冲出大门一声呼喊,歹徒即使插翅也难逃了。
就在敏玲挣扎着拉开大铁门时,歹徒又从书霞的宿舍里追了出来,敏玲拼尽全力,顽强搏斗。丧失人性的歹徒,生怕大门口显眼,怕在此处暴露,硬将被砍倒的敏玲拖回营业室。从大门口到营业室九米长的水泥地上,留下了敏玲约二十公分宽的一道血迹。敏玲身中十五刀,昏晕在地。
穷凶极恶的歹徒,又闯进了书霞的宿舍,又是一阵砍杀,书霞身中二十余刀,当场壮烈牺牲。
群山默默水寂寂,正是书霞献身时,浩气凛然血染地,英雄壮举鬼神泣。十月七日六时许,这是一个平常的黎明,春华秋实,人们将迎接新的一天;十月七日六时许,这又是一个不平常的黎明,在丹凤县资峪信用社里,进行了一场撼天动地的生死鏖战。“二兰”式的英雄——彭书霞和淡敏玲,以她们英勇无畏的气概和作为给时代写下了惊人的一笔。
淡敏玲被送进丹凤县医院时,刀伤累累,已呈失血性休克,血压为零,心率每分钟竟达一百六十多次!——生命垂危!
院长亲自指挥,各科室同心协力密切配合,抢救开始了。外科主任王志华和副主任刘益民当即决定,进行三段抢救:急诊抢救,手术抢救,病房抢救。
抢救工作分秒必争,并打破常规交错进行。高明的医术,全力及时的救治,终于将英雄的生命从死神手里夺了回来。
十月八日凌晨一时多,淡敏玲因手术麻醉,眼睛还未睁开,神志尚处于恍惚状态的她,却猛然喊道:
“书霞姐,甭开门,有坏人!”
“彭丹毅,你快来,抓坏人!”
在此守护的县医院护士淡淑玲——淡敏玲的姐姐,含泪安慰妹妹:“坏人已经抓住了。”
姐姐的话,敏玲也许听到了,她嘴里喃喃了两下,随即也安静了下来。
这是令人欣慰的安静,因为它毕竟可以为敏玲减轻痛苦,但这又是令人焦灼的安静,敏玲的心里,想到的是自己的职责,着急呀!
着急、职责、伤病、药力共同作用,此刻又使敏玲的话断断续续了,虽说如此,却是掷地有声:
“这钱是国家的……又不是我的……”
既是国家的钱,当然不能落入歹徒之手。
“钥匙,你歹徒寻不着……谁都寻不着……”
钥匙!这信用社工作人员关键的关键!平日里,书霞和敏玲都将钥匙妥善保管,每天下班前,敏玲总是把该入库的现金,帐本,票据印章和重要凭证全都入库,一分钱也不留在库外,就是十月六日晚,也将当天的四角五分钱零币全都入了库。为了做到万无一失,书霞总是把帐箱钥匙与自己的其它钥匙分开保管,保险柜的钥匙,则两人各拿一把。故而在歹徒抢劫作案时,她们宁死不屈,始终未向歹徒交出金库钥匙,也正因为如此,才使得国家财产安然无恙。
因查库需要,待敏玲清醒后,在病室守卫的一位公安人员问她钥匙放在哪里?敏玲看了他一眼,不说;姐姐淡淑玲又问,敏玲还是不说。再问,不说,还是不说,敏玲只有一句话:
“我要给我主任说。”
姐姐劝道:“这钥匙是王叔叔叫要的。”这个王叔叔,就是县农行原副行长,现在的总稽核王善宽。姐姐说:“你不相信我,还不相信王叔叔吗?”
敏玲听了这话,若有所思,她审视了一下周围的人,她要他们全都出去,然后才叫姐姐把耳朵贴近她,悄声告诉道:
“保险柜的钥匙在我的褥子下面,我的钥匙在枕头底下。”
敏玲这种忠于职守的“不相信”,在生命垂危时还是恪守的“不相信”,使被“赶”出门外的人们,包括那位公安人员在内,除了敬佩之外,还能说什么呢?
后来,她又几次问姐姐:
“钥匙找到了没有?”
“找到了。”
“钱被偷了没有?”
“钱没有丢。”
敏玲长出了一口气,眉头一舒。随即,她又眉峰紧蹙:
“你说钱没丢,那就让王叔叔把钱拿来,给我看一下,钱有多少,我知道。”
姐姐淑玲的泪眼模糊了。在这样的时候,这样的地方,又是这等话语,该怎样品评妹妹的精神呢?平时,总觉得她小,今天,方感到她的顶天立地!
然而敏玲毕竟稚气未脱。
商洛地委书记杨永年专程来到丹凤县医院看望,在敏玲身边,他含着眼泪感叹:“敏玲还是个小娃娃,小娃娃么。”他心疼地说:“敏玲,负伤这么重,精神要振奋些。”并关心她高烧退下去没有,头脑清醒不清醒。杨书记对身边的负责同志说,从各方面考虑,可送敏玲去地区或省城医院继续治疗。
是想到为国家节约开支,还是觉得丹凤县医院治疗很好,抑或是平素节俭惯了,不愿再麻烦组织,敏玲慢慢眨了眨眼,用微弱的声音回答:
“我不用转院。”
在组织上决定将敏玲送往西安医疗的途中,车行至书霞家乡时,敏玲坚持要到书霞家看望书霞姐。护送的人喉咙哽咽,谁愿在此时此刻再刺激敏玲呢?
相对无言难开口,各有话儿在心头。
敏玲急了,央求司机停车。司机热泪潸然。他当时如何反应的?噢,似乎说了句要抓紧时间赶路的话,这句话,也不知会给这位小妹妹多大的刺激。可是,该怎么说呢,彭书霞分明牺牲了啊!
彭书霞的追悼大会,十月十日在丹凤影剧院隆重举行。以县委县政府名义举行这样的追悼会,还是首次。县上六大班子的负责同志来了,一千五百余人默然肃立在彭书霞遗像前。秋风鸣咽,哀乐低回,颤抖的双手,模糊的泪眼,带血的声音,痛彻的肝肠,形成了一个悲壮的氛围。
哀哀复哀哀,哀哀至此极,西风满面吞声哭,书霞从此何处觅?哀哀复哀哀,哀哀无限长,水知情兮山作证,我含热泪悼国殇。
灵车启动,秋雨如泣,从书霞献身的地方资峪,到她的家乡商镇,沿途二十里,人们肃立路旁,向她诀别。首长,同志,群众,认识的和不认识的,绵延二十里。人间泪雨天公哭,又为斯民哭健儿。人们把悲痛和敬仰献给了英雄,英雄的生命在生与死的考验中得到了升华,平日里,书霞就喜爱保尔那一段名言,喜爱夏明翰的就义诗,对于湖北的“二兰”,她更是推崇备至:“刘胡兰十六岁就牺牲了,毛主席说她‘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二兰’是刘胡兰式的英雄,是我们青年一代的楷模。”在信用社的《学习园地》里,书霞满怀敬仰之情,抄写了一首为杨大兰烈士所作的诗歌《闪光的青春》。今天,书霞踏着大兰的足迹走了,我们愿将这首诗改动几个字,献给我们的金融卫士彭书霞:
你,走了…
永远地走了。
韶华陪伴着月光,
沉浸在暗夜里;
青春追逐着星星,
消逝在晨曦中。
你不该
走得这样匆匆,
才二十二个春春夏夏,
才二十二个秋秋冬冬。
你不该走得这样急速,
因为你刚踏上人生的征程。
你像一株幽兰,
在绿色的金融园中
奉献你的芬芳
和你的娇妍,
你像一颗星星,
虽然殒落,
那闪光的青春
却成为永恒。
书霞的坟地,在一片向阳的坡地上,下葬完毕,几百人肃立默哀,谁也不愿离去。他们要再陪伴一下书霞,他们也在想念伤病中的敏玲。
有高山作证,有大地作证,书霞和敏玲是坚强的金融卫士;有时代作证,有真理作证,书霞和敏玲正是“二兰”式的英雄。大兰式的英雄彭书霞精神不死,星兰式的英雄淡敏玲英风永振。这种精神英风,和着她们青春的年华,已在天地之间,留下了一股正气。
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
彭书霞同志遗像(郭福朝供稿)
淡敏玲同志在医院里 康铁岭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