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0年12月04日
第2版
02

一枝红杏出墙来

在西安兴庆小区金花坊9号楼,住着一位1935年参加革命的老红军、84岁高龄的原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刘青山。他的女儿和老伴相继病倒住院了,女婿又前去陪护,家中别无亲人。可奇怪的是,他又有“儿女”照顾他的生活起居了。这是怎么回事?

事情得从11月3日晚说起:老人老伴被邻居送去住院的翌晚,他的邻居,陕棉十一厂女工杨洁,市织袜二厂女工汤翠凤和待业青年孙寿鹏三人到四医大探视老人住院治病的女儿,得知她忧虑父亲身边无人护理生活的心事。便当场接过她家门上的钥匙,商量好了谁在家谁护理老人的事。

自11月4日晨开始轮流护理老人后,三人在家人的支持配合下,把自己的大半个心也转移了去。杨洁、汤翠凤每逢“值班”,大清早就起床用自己的钱到楼外的早吃摊点给老人买好易消化的油茶和菜盒,趁热送到老人屋内放在桌子上;随后打开自家的炉子专为老人烧开水,烧开后给老人灌满两暖水瓶。趁老人早餐时,两人才趁空把各自三四岁的孩子送往幼儿园。回来后又是先到老人屋内,洗碗筷、叠被子、整床铺、抹桌椅、倒便盆、涮痰盂……中午和下午,又按顿送去各自精心制作的包子、饺子等类汤、饭。晚上关门闭户前,陪老人说一阵子话,才让老人安歇。当两人都去单位上白班时,楼上的孙寿鹏便接过钥匙,也象杨洁、汤翠凤那样,悉心照顾老人的一日三餐和其它生活需求。立冬了,怕老人冷,他们又给老人生好了取暖煤炉,并注意打开窗户提防煤气中毒。有时三人凑巧都在家,就不分该谁不该谁,一齐前去照料老人。

眼下刘青山老人的亲人仍未病愈出院,杨洁、汤翠凤、孙寿鹏他们仍一如既往,耐心周详地照护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这看似平凡,坚持不易的人间真情中,谁不夸是比菊花味香色艳,更难能可贵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花!

(押根成)

图为“儿女们”在悉心照料老前辈。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