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0年12月18日
头版
01

身居一线 汗洒工地

——记省劳模、铁二十局副局长唐万夫

狂风撕裂着帐篷,暴雨袭击着工地。深夜,“引大入秦”项目部办公室里,突然响起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26号隧道口掌子面出现塌方!”一位“老铁路”放下电话,立即奔向塌方现场。……朝阳映红了26号洞口,塌方止住了,他才拖着疲惫的身躯走出洞来。

这位长者,就是铁二十局副局长、陕西省劳模唐万夫。对于他,这样的工地不眠之夜不知一年要经历多少回。

1984年,唐万夫所在的铁二十局三处接受了赴大秦铁路参加施工的任务。身为处长的他,把爱人、孩子送上开往咸阳基地的军列,自己随机关上了大秦线,一去就是3年。在这3年中,他有一半时间是在隧道里渡过的。有一次,张家湾隧道出口发生塌方,施工受阻,唐万夫就亲自带领突击队,冲进掌子面排危石、抢塌方,很快打开了施工局面。在该处的3个施工点,哪里有问题、有险情,他就出现在哪里,常在掌子面一蹲就是一天,直到问题得到解决。在大秦线上的3年时间里,他没有休过一次假,没有回家过过一次春节。

造福于甘肃人民的“引大(大通河)入秦(秦王川)”国际招标工程于1988年秋上马后,走上局领导岗位的唐万夫,又随着最早的一批人马来到了甘肃省永登县的大王沟安营扎寨。为了探测设计图中的几个隧洞的地理位置,他和7名技术人员一起,背着干粮翻山越岭,在山间丛林中跋涉。在这海拔2000多米的山区工作,患有高血压的唐万夫常常感到头晕、胸闷,体力难以支持。一位同行的段长心疼地劝他休息几天,可老唐却说:“遥控指挥搞不得,那是要误大事的。”他仍旧是口袋里装着降压片,在泥泞的山沟里奔忙。设房建点工作完成后,他又带领职工投入紧张的施工,和大家一样地住简易房,吃简便饭,钻山洞,关键时刻带领工人排险情,闯难关。看到唐副局长办公室那盏彻夜亮的灯光和他那奔忙的身影,不少职工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如今,唐万夫在新工地已渡过了200个日日夜夜。他带领的三秦劲旅在“引大入秦”工程中不断刷新纪录,隧道月掘进创出了615米的好成绩,受到铁道总公司的赞誉。

(朱华 孙臣领)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