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0年12月29日
第2版
02

避免重学分轻家教倾向 注重学校家庭双向交流

西电三中坚持五年办好“家长学校”

本报讯 “有38.7%的家长经常发牢骚,训斥孩子。有19.4%的家长对子女教育采取棍棒打骂。有35.7%的学生与家长话不投机”——这组信息,来自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第三中学九三级学生的摸底调查。

时下,许多学生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忽略了孩子内心深处的种种变化。西电三中抓住普教战线这一共性问题,自1985年以来,坚持举办“家长学校”,入学家长人数达3200人,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地融为一体。他们在教学中,坚持因地制宜、联系实际的方针。一是开设专题讲座课。根据学生“青春萌动期的种种异常状况”,特设“中学生青春期应注意的问题”等专题讲座。二是搞好“家长问卷调查”。对家长的问卷经过认真地整理汇总,进行综合分析,将共性问题重点在授课时解答。三是现身说法。学校邀请教育有方的家长和没有受到良好教育的学生登台演讲,以“如何望子成龙”和“我心目中的爸爸”等为课题,在家长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为了加强学校与家长的经常性联系,每期“家长学习班”都要成立一个“家长委员会”,形成了学校与家庭的双向教育网络。据不完全统计,自开办“家长学校”以来,家长主动来校联络并交谈思想的达480多人次。有的家长就子女教育问题,与老师彻夜长谈。许多家长深有体会地说:“教育子女,确实是一门高超的艺术。”

通过“家长学校”的一系列教育,昔日中学生发出的“我们需要家长理解”的呼声逐渐变成了现实。该校学生在升学统考中,连续五年合格率在西安莲湖区30多所中学中名列前茅。西安市教委已将他们的“家长学校”做法,向全市普教战线推广。本报记者 桂维平 通讯员 盛亚德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