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生产培植税源上
汉中地区连续四年税收以亿元幅度递增
本报讯 陕西省汉中地区税收部门把主要精力用在发展生产、培植税源、促产增收上。1987年以来,连续四年税收以亿元幅度递增。1990年完成工商税5.619亿元,比1980年增长10倍多,速度居陕西省10地市之首。
近四年中,汉中地区税收部门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培植税源促产增收的措施。全区每年用于扶持企业发展生产的资金达500万元左右。相继对1159户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又有较大发展潜力,但生产遇到暂时困难的企业减免了税款,不仅使企业恢复了生机,增添了后劲,而且培植了一批以骨干企业或名优产品为龙头的企业,使其成为税收来源。同时还对重点行业采取倾斜政策,1985年以来,全区落实促产点、项2027个,直接增加产值25350万元,增加利润2125万元,增加税金2656万元。
他们对利税大户生产上实行重点扶持,管理上重点指导,不仅帮助企业联系原材料,为产品找销路,催收欠帐,清收贷款,融通筹措流动资金,而且利用自己点多、面广、信息灵的优势,积极为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协助搞联合,使不少陷入困境的企业恢复了生机并提高了经济效益。近几年,他们先后抓了38个利税超百万元的大户企业,促进了全区税收大幅度增长。城固雪茄烟厂二车间,1989年一度时间因资金困难,生产难以进行,南郑县税务局同地县工商银行、县财政局等单位领导多次协商,帮助借款、催收销货款、融通银行资金等共计6300多万元,基本解决了该企业资金需求,保证了生产持续、稳定增长。1990年这个车间入库工商各税达2.978亿元。
为使有限的促产金发挥较大的作用,他们在促产金的投放、使用及回收方面建立了一套较为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制度,从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出发,有目的、有重点地对于那些投资少、见效快又有发展前途的企业,特别是边远山区的企业,在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帮助贫困地区依靠当地资源,开发拳头产品,以形成财政收入的台柱子,先后扶持了一大批边远山区的农、林、土特产品加工企业。据不完全统计,5年来,他们为特困山区的2857户企业减免税金1239万元,使130多万人(次)受益。他们帮助镇巴县开采板石,扶持西乡茶叶、木耳和生漆生产。现在,镇巴县板石已远销欧美和澳大利亚,年实现税金近30万元。西乡县茶叶产品税每年以50%的速度递增,已成为全县财政的支柱产品。 (薛长明 周茂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