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室内剧”
室内剧是电视剧制作的一种形式,如近年来在我国相继播送的《阿信》、《大卡》、《父女之间》、《诽谤》等都可称之为室内剧。
室内剧与一般电视剧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它的拍摄场景90%都是通过人工制景、搭景在摄影棚内摄制完成。故室内剧的题材也大多取材于写实主义,几乎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碰到的一些问题。诸如:恋爱婚姻、家庭伦理、街坊四邻、民俗纠葛等等,所以很受观众欢迎。
其次,室内剧的拍摄手段(即技术工艺)也不同于一般电视剧,它采用的是多机拍摄,现场切换,同期录音,一次完成的生产工艺(一般电视剧多采用单机拍摄,分期录音,最后混录合成)。
多机拍摄:指在一场戏或一段戏里用两架以上的摄像机于不同方位,按导演的分镜头处理(包括许多现场的即兴处理),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景别把画面送到导演切割控制台,由导演根据他现场的感受和理解立即进行节奏处理。多机拍摄的优点具体表现在镜头的连贯性(演员的表演不中断,一气呵成),声画的同期性以及生产周期短和效率高三方面。
现场切换:指拍摄与制作合二为一的生产过程。在同空间,同时间,通过剪辑技效台(切换台)和调音台将多部摄像机所拍摄的镜头和现场音响多元性一次完成(即边拍边剪边录)。这一工艺的特点在于切换师将准确无误的将拍摄现场的声和画有机的组合成一幅生机勃勃的图像。同期录音:可使在表演现场中演员的语言(本音)和音响(现场诸多的声响、效果)等非常真切地和图像准确生动地同步录制在一起,使观众与屏幕有了立体的感情交融。
由于室内剧采用的是多机拍摄,现场切换,同期录音等技术工艺,故周期短,成本低,具有多快好省的优点。通过大型室内剧《渴望》(50集)的完成,证明了室内剧确有其独特的优势。《渴》剧从1989年8月21日开机到1990年6月26日停机共用了10个月的时间即全部完成。后期制作也仅用了两个月,这样全剧的准确生产周期为六天即可完成一集,比单机实景拍摄的电视剧周期至少缩短到原来的五分之一。
周期的缩短也是成本降低的基本条件。《渴望》全剧50集,经费结算为120万元,平均每集2.4万元,是单机实景拍摄电视剧成本的三分之一。
《渴望》剧由于采用室内剧制作的技术工艺,演员表演自然流畅,充满了生活气息,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大型室内剧《渴望》的制作完成,为发展我国电视剧生产无疑开拓了切实可行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