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王福来,你来福就来”
前不久评先进工作者时,退休办干部众望所归:“王福来!”评优秀共产党员时,所在单位的党员不约而同地说:“王福来!”评端正党风先进个人时,群众还是众口一词:“王福来!”评省纺织系统优秀退休职工管理干部时,退休职工们又是齐刷刷地也盯着“王福来!”
他,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威信?
今年50岁的共产党员王福来,是陕西第一毛纺织厂退休办公室的管理干部。为了让退休职工安度晚年,他全心全意搞好服务工作。
该厂有位老炊事员郑师傅,退休后搬回宝鸡,和老伴居住在60年代初修建的小平房里。由于地势低凹,每逢雨天上漏下泡,积水成灾。去年夏季老王去宝鸡家访时,适逢他家进水,一时满屋泥浆,异味刺鼻,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而郑师傅的家庭也更为复杂,6个儿女都是老伴带来的。老伴原住在大儿子家,因与儿媳发生口角,小女儿一气之下将母亲接回平房。儿子赌气:“你私将老人接走,就都由你管好了。”小女儿出嫁后,又怕落个管得多、想“谋家产”的名,也干脆撒手。郑师傅退休和老伴住进平房后,虽儿孙满堂,竟无一人关心过问,老俩口惶惶渡时光。86岁的郑师傅说着说着不禁伤心落泪,他拉着王福来的手说:“老王,我的事你能管不能管?”望着老人期望的目光,王福来的眼睛湿润了,心震颤了。他回答道:“这是我的本份工作,我要管到底。”
回厂后,王福来急切地向领导作了汇报,便揣着厂里补助的300元钱,亲自送到郑师傅家,还帮助修理了屋顶。他想到老人需要的是家庭的温暖,就住在那里,用两天的时间分别找到老人在宝鸡工作的5位子女,苦口婆心地解前嫌,消误会。使老人的儿子深受感动,小女儿流着泪说:“厂里这样关心退休老人,我们做儿女的还有啥说的。”大儿子也表示:“从现在起,我这个老大要带头孝敬老人”。一个破碎的家庭,就这样重归于好了。去年10月份郑师傅又患病住院,三个儿子轮流守护,送吃送喝,买滋补品,小女儿还留下200元钱。王福来和主管领导看望时,郑师傅感慨地说:“老王,我们老俩口老有所靠,多亏你呀!”并用他的名字诙谐地说:“王福来,你常来呵,你来福就来了!”
王福来就是这样一副热心肠。几年来,他先后走访了本省12个县市和山西、河南、江苏等15个省市50多位回原籍的退休老人,解决了10余位老人的实际困难。人们亲切地称他是退休职工的贴心人。
本报通讯员 月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