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1年03月14日
第2版
02

心里要装着群众

——中行西安分行行长王维松关心职工二三事

本报记者 柳江河

“住房、看病、子女就业等问题关系到职工的切身利益。解决好了,大家满意,还能增强企业的凝聚力。”这是中国银行西安分行职工的共同看法。该行行长王维松和其他领导心里装着职工事,关心职工的疾苦,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使该行去年人民币储存和外币存款分别比1987年增长了24.3倍和7.6倍。

王维松是去年初上任的。因单位组建时间短,职工生活中一些问题还没能得到解决。一度职工思想也比较混乱,甚至有人还要调走。王维松等领导决心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就拿该行去年分房一事来说吧。400多名职工,要分110套住房,一时大伙儿议论纷纷,说这批住房领导都有份。有的职工还联名给行里写信,唯恐分不上住房。王维松和党组成员多次召开会议,并明确表示:行里领导不参与这次分房。同时,还要求十几名处级干部也起表率作用。行里把分房方案交工会等部门反复研究了十几次后,才定了下来。去年底,100多名职工陆续乔迁新居,而该行的5名党组成员,十几名处级干部的住房仍“维持现状”。

房子问题解决了,而子女就业遇到了难题。行里领导多次与有关部门联系,终于争取到了十几名招工指标。为了做到领导干部和职工一视同仁,在去年,该行招工考试时,王维松和其他领导以身作则,严格考核制度,亲自把关,不讲情面,按成绩择优录用。结果招上了13名新工,因行里领导没搞特殊化,职工普遍感到满意。目前,这个行子女就业率已达80%。

这个行组建时间不长,职工的工作条件比较差,如喝水、吃饭这些小事解决不好,就很容易挫伤职工的积极性。有个办事处职工反映喝不上开水,王维松责成该处限期解决。该处领导雷厉风行,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将此事解决了。

一个单位几百号人,事无巨细都要操心到。当领导的不过问,问题就难以解决。以前,该行没有医务人员,职工患小病,打针吃药还要到远离单位的医院去,很不方便。王维松和领导班子的成员一商量,建起了医疗室,配上了医务人员,职工因头痛脑热、打针吃药的小事,再也用不着跑远路上医院了。此外,象单身职工看电视难、基层单位的职工吃饭难等问题,在王维松和行里其他领导的关心过问下,一一得到了圆满解决。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