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一片冰心在玉壶
——记安康线务局工会主席张凤霞
她叫张凤霞,是安康地区长途线务局的工会主席。几年来,她一心扑在工会工作上,满腔热情地为职工说话办事,以无私奉献的精神,赢得了广大职工家属及退休职工的尊敬和赞扬。
1989年4月,43岁的张凤霞被安康地区线务局工代会的代表们推选为工会主席。一上任,她就把下基层,为基层职工解决实际问题作为自己工作的重点。安康线务局管辖着安康、旬阳、平利、石泉、宁陕5个线务段,设有48个巡房点,这些点大都建在深山峻岭之中。她上任不到两年时间,就带病跑遍了5个线务段、48个包线点。
张凤霞对职工充满着深情的爱,她走到哪里,群众工作就做到哪里。她了解到旬阳段包线员张兴明与楼上邻居关系不好,常闹纠纷,直接影响了张兴明的工作和生活。为此她专门找了旬阳县邮电局有关领导协助,终于融化了两家的积怨。旬阳线务段段长罗金荣工作方法简单,曾和一个青工发生矛盾,几乎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张凤霞与他们俩人促膝谈心,消除了隔阂,使旬阳段的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张凤霞时刻把职工的疾苦挂在心上。对退休的老职工,也一视同仁,想方设法把工会的温暖送到他们心上。张含华老师傅退休后住在汉中农村,张凤霞春节慰问职工时,未能去他家看看,心里一直惦着这事。有一次,她到西安开会回安康途中,顺道到汉中看望张师傅,70多岁的张师傅患白内障已双目失明,加上老伴有病,儿子顶替他在城固工作,顾不上管家,家里买煤买粮都成了问题。老人见到凤霞后,哭诉了自己的苦处,凤霞边听边流泪,为了稳定老人的情绪,这一天张凤霞没有走,在老人家住了一夜,给老两口说了大半夜宽心话。第二天临行时,她代表局工会买了25元钱的慰问品送给老人。按规定工会只能报10元钱,她觉得来一趟不容易,自己就垫进去15元。离开老人家,张凤霞径直去了汉中线务局,协商将老人的儿子调到汉中照顾老两口的生活。
线务局汽车司机曾兆祥有次出车途中糖尿病复发,昏迷不醒,电话打到安康线务局。半夜12点一阵敲门声把张凤霞惊醒。她急忙穿衣下床找局长商量,跑了两个多小时联系好医院。凌晨4时,病人被送回安康,凤霞陪着病人到医院抢救,一直到天亮。第二天,曾兆祥病情加重,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整整一上午,凤霞和曾的爱人一直守在病床前,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她扶着病人解小手,倒便盆;抱起病人帮着喂饭……医生还以为凤霞是病人的家属。可谁知道,凤霞也是有病的人,此时她还在打针吃药呢!
张凤霞就是这样一个心里只装着群众、唯独没有她自己的“职工之友”。
(常信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