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韧不拔办报纸
——于右任办报始末
杨居让
为宣传革命思想,掌握舆论工具,1906年,年仅25岁的于右任就奔忙于国内和东赢,筹措办《神州日报》。
经过艰苦努力,1907年4月2日,《神州日报》在上海创刊,于右任任社长。新创办的《神州日报》,给沉闷的上海舆论界带来生机,它采用旁敲侧击的文笔,传递革命消息,揭露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唤起民众光复中华的信心。
谁知该报创刊不到一年,报馆却被一场意外的火灾化为灰烬。火劫之后,报纸在恢复中出现了复杂的人事之争,于右任愤而辞去社长职务。
痛定思痛,于右任又开始筹办《民呼日报》的工作。《民呼日报》于1909年5月15日发刊。其头版头条发表《民呼日报宣言书》的社论指出:“民呼日报者,黄帝子孙之人权宣言书也。有世界而后有人民,有人民而后有政府;政府有保护人民之责,人民亦有监督政府之权。政府而不能保护其人民,则政府之资格失;人民而不能监督其政府者,则人民之权利亡。”如箭发之于弦,弹出于枪膛。
《民呼日报》的诞生,使清廷的权贵们恼羞成怒,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为了救灾西北,民呼日报社设立了接受各界募捐救灾的机构。设立才五天,就被当局以“侵吞赈款”的罪名相诬陷,6月17日,于右任和陈飞卿被拘押,轰动全国的“民呼报案”发生了。
于右任虽被拘捕,但《民呼日报》在于右任“报纸不能停刊”的嘱托下仍在发行。于是,清廷不惜采取流氓手段,来扼杀《民呼日报》。8月4日,在“明镜高悬”的公审堂上,以“造谣惑众”、“侵吞赈款”等罪名,对于右任和陈飞卿进行审判。
清廷没任何证据无法判其刑期,于右任被关进了牢房。民呼日报群龙无首,经过反复权衡利弊,民呼日报同人决定,停刊报纸换取于右任的自由。这样存在了92天的民呼日报停刊了。8月29日,于右任也被判“逐出租界”而自由了。
就在上海当局的权贵们为扼杀《民呼日报》弹冠相庆,自鸣得意的时候,9月29日,《民吁日报》出世了。于右任在创办《民吁日报》时说:“民呼报被停刊,等于人民的两个眼睛被挖。民不敢声,惟有吁耳!”但由于《民吁日报》锋芒所至,摧枯拉朽,使清廷和帝国主义侵略者污秽不堪,无地自容。11月19日,《民吁日报》又被强行裁决:永远停止出版,机器不准作印刷报纸之用。
《民吁日报》被查封,于右任又被逐出租界,并且被秘密监视。于右任不得不过着起居无定的流浪生活。直到后来被马相伯聘为复旦公学的国文讲习,才解决了于右任的食宿问题。有了较安稳的环境,于右任还是想着办报,东山再起。
就在于右任辗转难寐,为办报而受煎熬的时候,上海市商会会长沈缦云先生,被于右任的顽强毅力所感动,愿出资相助,鼓励他重整旗鼓,再办报纸,于右任大为感动,他组织了一批文笔骄健,才华卓越的主笔,宋教仁、范光启、徐天复、张季鸾(炽章)等都加入到这个阵营。1910年10月11日,于右任创办的第四种报纸——《民立报》,又在上海诞生了。
《民立报》一创刊,就以战斗的姿态出现在革命的前锋阵地,正如毛泽东在延安回忆所说:“在长沙我第一次看到报纸《民立报》,这是一种民族革命的报。”
于右任在短短的几年内,以不屈不挠的顽强毅力创办了四种报纸,撰写了许多很有力量的文章,为辛亥革命吹响了战斗的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