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注目的库尔德难民问题
梁彦宁
海湾战争结束后,伊拉克大批库尔德难民外逃,引起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
(一)
库尔德人是生活在西南亚库尔德斯坦地区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绝大多数是伊斯兰教逊尼派教徒,主要以从事游牧业为生。目前,全世界约有2500万库尔德人,土耳其约1200万、伊朗约550万、伊拉克约500万,其余分布在苏联等国。库尔德人与居住国主体民族的矛盾由来已久,以伊拉克表现为最。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库尔德人为反抗英国的占领,曾多次暴发起义。英为集中对付阿拉伯人,暂同意库尔德人建立自己的自治政府,后又将其聚居区强行划入伊拉克版图。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库尔德人的民族英雄穆拉·穆斯塔法·巴尔扎尼,为独立举行了大规模的反英起义,但终因力量对比悬殊,而失败,巴尔扎尼率残部流落苏联。
(二)
1958年,巴尔扎尼趁伊革命成功之际,率部返伊。1961年,他向伊政府提出实行民族自治的请求,在遭拒绝后又揭竿而起,伊不得已于1964年2月与库尔德人签订了停火协议。10月巴尔扎尼向政府方面提出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要求。1965年初,伊正式拒绝了巴尔扎尼的“要求”,又恢复武装进攻。1970年3月,伊终于和库尔德人达成和平协议,规定库尔德人在其居民占多数的省份实行自治,并允许1万名库尔德武装以国家边防军的形式继续存在。
1974年初,伊撕毁了和平协议,向15个库尔德部落发动了突然袭击,库尔德武装几乎全军覆灭,巴尔扎尼流亡美国,于1979年去世。其追随者分为数派,目标不一。在两伊战争中,各派库尔德人再次起事,并得到了伊朗的支持。萨达姆不顾前线吃紧,冒险从边界调回第5军团,对库尔德人进行大规模驱赶。50万库尔德人被逐出境外,150万库尔德人过着流浪生活。
(三)
伊在海湾战争中败北后,伊南部、东部和中部地区先后出现了反对萨达姆的起义。伊北部的库尔德人趁伊军主力东调之机,再次举行起义,攻克了两个省会。萨达姆又紧急调集重兵,在坦克直升机的配合下,向库尔德人发动大规模进攻。近140万库尔德人举家北逃,纷纷进入伊朗和土耳其境内,许多难民倒毙在逃亡途中。由于伊朗、叙利亚、土茸其等国担心库尔德人会造成连锁反应,联合起来在四国交界地带建立独立的库尔德国家,因此,对此事持谨慎态度,并限制和封锁边界,使大批库尔德难民拥挤在边境地区,食住无着,情况危急,从而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
对于西方来说,萨达姆继续执政,还是听任库尔德人夺权,都是不甚理想的。但又找不到第三种选择,也不便过于暴露干涉伊内政。所以,一方面予以人道主义的救助,暂时稳定局势;另一方面保留库尔德人在伊权利,以便对萨达姆形成制肘。因此,美海军陆战队才进入伊北部,监督库尔德难民营建立工作,实际上是阻止伊军对库尔德人继续动用武力。目前,库尔德领导人组成的代表团已抵巴格达,与伊政府会谈,要求全面执行1970年签署的协议,承认其自治权,并使所有公约得到国际组织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