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工人刘长汉研制出我国首台铜坩埚矫正机
填补了国内一项空白 一年节约资金八十八万美元
本报讯 由老工人刘长汉自行设计并负责制造的我国第一台铜坩埚矫正机,不久前在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制造成功并投入使用,填补了国内坩埚整形方面的一项空白,为厂里节约资金88万美元。
刘长汉是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的一名普通焊工。该厂生产用的铜坩埚在水冷高温下使用一定炉次后即产生变形,变形超差,那价值4万美元的坩埚就要报废。刘长汉看在眼里,痛惜在心里。能不能利用挤压原理使它恢复原状呢?于是,仅有小学四年级文化程度、干的又不是机械制造这一行的他,在一无样机可仿制、二无图纸可参考的情况下,开始了艰难的构思、设计。他翻阅了大量的技术资料,请教了许多技术人员,描绘了数十份草图,终于在去年3月搞出了矫正机设计方案。尔后,他又带领同志们修旧利废,利用闲置、报废的设备、材料,在很短的时间内制造出了我国第一台铜坩埚矫正机,并一次试车成功。
这台矫正机从使用至今近一年中,共矫正已报废和濒临报废的铜坩埚14个,为厂里节约资金56万美元,节省了厂里每年至少进口8个坩埚的开支32万美元。用矫正机矫正过的坩埚完全符合生产要求,用它生产的钛锭,椭圆度从原来的十几毫米降低到1毫米之内,从而减少了扒皮量,提高了产品的成品率,共增值40多万元。更重要的是,矫正过的坩埚恢复了原设计尺寸,所以封炉效果好,可避免危险事故的发生。
刘长汉这位五十年代参加工作的老工人、老党员,多年来,爱厂如家,积极为工厂的发展出力献智,先后提合理化建议数十项,攻克了11项较大的生产工艺、设备等技术难关,有3项填补了国内空白。
(郭永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