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1年06月04日
第2版
02

职工的好后勤

——记全国印制系统“十佳管理员”邓恩全

38岁,并不老,可职工都亲切地叫他老邓。的确,他那憨厚的脸庞,总使人感到亲切温暖。他以“为职工服务为天职”,在担任厂伙管员3年多的时间里,用一颗滚烫的心,温暖着广大职工的心。他,就是国营五四四厂食堂管理员邓恩全同志。

邓恩全是1987年从部队转业到地方任伙管员的。上任之初,有人说他太亏了:论资历,他在军队上是正营职干部;论学历,他口袋装有部队院校和武汉大学两张文凭,年龄也正当壮年。可老邓以革命工作的需要作为自己的选择,不但干上了“剥大葱”这一行当,而且使昔日门庭冷落的职工食堂变了个崭新的模样。

老邓初上任时,几百人的厂职工食堂只有一个灶,饭菜量少质差,职工们经常因窗口拥挤发生殴打事件。老邓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首先带领全体炊事人员,将餐厅整修一新,接着又将单灶改为大、小灶和花样灶,按照职工所需,增供各色饮食饭菜。并且,他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随时到各灶察看,检查服务态度。有个炉灶加固时需要角铁,他四处去搜寻,并用肩扛着6米长的角铁走了回去,直到炉灶加固好才离开。

老邓整日泡在食堂;倾听着职工呼声,思考着完善服务的途径。两班制生产车间,职工吃饭由专人代买,但等大家吃到嘴里已经冰凉了。发现这一问题后,他立即往返30里用自已的钱,买回保温桶送到车间,终于使一线职工吃上了热乎乎的饭菜。逢年过节,厂里职工放假休息了。可老邓仍操心着厂里少数没有回家过年和来厂出差客人的吃饭问题。他常常是与值班炊事员一样,从开始干到最后。

邓恩全是一个公而忘家的人。去年2月,为了忙活节日饭菜,他早早地为重病的妻子熬上药,就赶往食堂。由于无人照顾,等他回家时妻子竟晕倒在楼梯上。为妻子熬的中药也干在药锅里。3年来,几乎每次节假日他都是在食堂度过的。为此,邻居们责备他,他自己也认为没有尽到一个作丈夫和父亲的责任。可有什么办法呢,自古“忠孝难两全”呀!

最近,邓恩全被职工推荐为全国印制系统“十佳管理员”,并光荣地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表彰大会。

(清学 马延)?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