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瞄准……
潘仪华
乍看起来,张难不象个运动员,粉红色滑雪衫衬托着白皙的脸庞,一双秀气的眼睛,说话时总是甜甜的一笑。就是她,今年元月,代表中国伤残人应邀参加大洋洲伤残人锦标赛,竟荣获女子射击3×40项目第二名。
1989年春的一天,风和日丽。张难报名参加了省伤残人射击队,经过20天的集训,赴南京参加全国伤残人射击邀请赛,这是张难有生以来第一次参加比赛。她胆大心细,顽强沉着,以353环的成绩荣获女子坐姿40发气步枪第一名,达第八届伤残人奥运会铜牌水平。
没有不付出代价的成就。射击最重要的是持枪的稳定性,稳定的后面是极其艰苦的训练。近十斤重的步枪,屏息敛气坐在轮椅上一端几个钟头,甚至一天,这对性格活泼而又下肢残疾的张难来说,困难是可想而知的。可她生性好强,勇与强手竞争。为了练臂力,她白天举砖头,晚上托枕头,两只胳膊酸痛难抬,还是咬牙坚持着。下雨天,其他运动员停训,偌大的省体委露天射击场上只见张难一个人爬在树下,雨水不时打在树叶上,落在她的脸上身上,她全然不顾,一练就是一整天,竟连吃饭都忘了。教练感动了,给她送几个包子,她汗水和着雨水咽下包子又继续练……
1990年,为参加全国第一次伤残人射击锦标赛,张难又投入紧张的集训,因长时间的枪托压迫,左臂尺神经损伤,小指和无名指失去知觉,医生告诫说:“必须停止训练,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可她一直坚持到比赛结束,瘦了10公斤,却用麻木的左臂打了1149环,取得女子坐姿射击第二名。
这次参加大洋洲射击锦标赛,为了打出好成绩,为国争光、为伤残人争气。赛前集训正值隆冬,张难只穿件薄绒衣参加训练,室内射击场没有暖气,露天更是寒风刺骨。张难的患腿血液循环不好,脚冻烂了,夜里钻心地痛,久久无法入睡。可她一声不吭,照样天天坚持训练。集训不能回家,她想念小宝贝也牵挂身体不好的丈夫,但她从不向人吐露。许多运动员做了母亲便退出体坛,而张难是做了母亲以后才当射击运动员的。这做一名射击运动员的机会,是她用金石般的毅力,超人的自我牺牲精神和无尽的汗水换来的啊!
如今,张难的生活非常充实,她一边攻读夜大,一边转动轮椅拼搏在射击场上。为了在不久将举行的全国第三届伤残人运动会上打响,她又举起了枪,在瞄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