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1年06月27日

陕西工人报第4版 书店经理杨淑云 自我超越 图片新闻 六州歌头·建党七十周年 桥的意识 图片新闻 秦川绣花枕 图片新闻

当前版:第A4版:第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4版
04

桥的意识

关华

听以前出差的同志讲,从广州到珠海要乘一整天的汽车。其间最恼火的是人乘车、车乘船过好几回摆渡。想那活生生的人儿被囿在尺方的空间里一连十几个小时,心里直发怵。连忙吞了两片“晕车灵”,打算昏沉沉抵达珠海。

时值暮春,沿途风光宜人。车儿在平坦的公路上飞驰,耳边的风儿呼呼,一时间竟没了睡意。车窗外不时地划过笔挺的椰子树和绿意欲滴的巴蕉树。那慢吞吞甩着尾巴的水牛,悠闲自得的鸭群也迅速向后退去。我的目光还在极力地追随稻田里把腰儿弯得深深的农人。这一切我体味不到特区的节奏与速度,只觉得水乡风情、诗意朦胧。

车儿行了两个小时,并未看见一个摆渡口。不由得向司机打问。司机告诉我们:几年前一个乡的村民发现汽车乘渡船要排大队等很长的时间。就集资架起了一座桥。然后,他们就在桥头收过桥费。以前司机掏钱乘摆渡,现在司机掏钱过桥。虽说都是花钱,可现在的钱花得痛快。钱一交,油门一踩,车儿忽地就开过去了。至于修桥收费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对于这个乡的村民来说是一种试探性的尝试。渐渐地,人们发现:这个乡盖了工厂,建了学校。于是,这条路上又有了第二座桥、第三座桥。人们意识到,“桥”使特区加快了步伐,“桥”使特区人富了起来。现在,从广州到珠海只用三个小时。广州人将这种尝试称为“桥的意识”。

以前十来个小时的路程,现在三个小时就能抵达?!神速、神速。早知如此,又何必吃什么“晕车灵”,寻找那昏沉沉的味道呢?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