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1年07月02日

陕西工人报第3版 处理好建小“家”的几个关系 图片新闻 一片深情 充分发挥职代会作用 图片新闻 工会动态 为职工办家庭财产保险 广告 图片新闻

当前版:第A3版:第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3版
03

处理好建小“家”的几个关系

张天祥

深入建家往哪里深?许多大中型企业工会的做法是加强车间、班组的工会工作,把车间班组的工会“小家”建设好。这样做对于解决“半截子”工会问题和发动职工群众参与建家活动,对于实现工会改革的目标有着重要意义。为此,应当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深入建设职工之家是在整顿建家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总的指导思想在实现基层企事业单位改革和发展目标中增强基层工会的活力,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同时要抓住密切联系群众这个根本,发挥党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所谓建设职工“小家”,就是要把基层工会的任务落实到车间、班组。建“小家”的基本要求是:在车间、班组建立起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人际关系;开展对车间、班组事务的全员参与和民主管理,共同完成生产任务;开展健康的文化活动,发扬正气,抵制歪风,推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有的基层工会把这个要求概括为“安全之家、民主之家、温暖之家、奉献之家”。这是建设职工“小家”的实质内容。根据这些内容的需要,应在行政的支持下,发动群众出力献艺,建立起工会活动场所——职工“小家”,使建“小家”的内容和形式相一致,也使职工群众亲眼看见有个“家”,从而更加爱“家”和积极参加建家。有人认为“建家就是有个屋,深化就是美化屋”,认为“企业有困难,难以“建家”,这是片面的。工会活动需要场所,这是工会工作发展的结果。只讲形式而不注意内容,这个“家”也不会有生命力。建“小家”要因地制宜,按不同的条件和需要,建立起各具特色的职工“小家”。

二是建“小家”与建“大家”的关系。深入建家对工会来说是为了提高总体工作水平。在全国不仅是基层也包括工会领导机关;在地方不是发挥少数工会作用而是大多数;在企业不是一个层次,而是从基层到车间班组;不是注重某方面的职能,而是全面履行工会职能。深入建家作为战略任务应全面进行建设。在建设企业工会“大家”和车间、班组“小家”的关系上,两个方面都不可忽视。车间、班组工会工作需要企业工会指导和提供制度保障,它的发展提高要受到企业工会工作水平的影响;车间、班组工会工作加强了,企业工会工作的任务才能落到实处。至于有些基层工会上面热热闹闹,下面冷冷清清,这是事实,但还不能说是总的情况。大多数下面冷清的工会,上面也不红火。需要摆正两者的关系,首先把企业工会建设好,同时要解决向下延伸的问题。

三是总体推进和分类指导的关系。建设职工“小家”是根据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工会改革的目标提出的总体推进的要求。从分阶段实施的要求看,更重要的在于搞好分类指导。对大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事业来说,建“小家”的任务主要在大中型企业;在大中型企业集中的产业工会,应把建“小家”作为先进基层工会深化建家的重点。在一个企业里,也要按车间、班组的工作性质实行分类指导,在不同的阶段上提出不同的建设目标。这样会更加符合实际,避免形式主义。

四是建设职工“小家”与企业基础建设的关系。建“小家”是企业基础建设的一部分,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两者之间是互相包容的关系,都不能孤立地进行。应在企业党委领导和行政的配合下,纳入企业总体建设的规划之中,统一领导,统一检查验收,使建“小家”活动在推动企业基础建设中发挥作用,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作用。工会工作也才能在企业这个载体上找到落脚点。在一个企业里,工会工作不活跃,很难说这个企业的基础工作牢固;在一个没有活力的企业里出现一个富有活力的工会,这也是难以想象的事情。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