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牛妈妈”潘品肖
在西安市草滩农场奶牛三场的产房班,无论是春夏秋冬,人们经常会看到一位端庄、朴实的中年女工。她一会儿耐心地给小牛刷洗污垢,一会儿细心地给犊牛喂奶、喂水。在她的周围,总是有一群刚出生不满几天的小牛“哞哞”地叫着。她,就是该场产房班组长犊牛饲养员,人称“牛妈妈”的潘品肖。
潘品肖在奶牛场已度过21个春秋。无论干什么工作,她都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去年初,领导又让她负责出生一周内犊牛的饲喂管理工作。刚开始困难多,不是这个小牛发烧,就是那个小牛拉肚子,忙得她手忙脚乱。可她不耻下问请教内行,吸取别人长处,注意掌握犊牛的生理特点和生活规律,防止气候变化对小牛的影响,坚持小牛出生在一小时内饲喂初乳的制度。为了管护好小牛,她的生活、工作常处于无规律状态。有时刚做好饭或上床休息,不是犊牛出生,就是小牛有病,她只得放下碗筷或立即起床急奔牛舍。有一次后半夜,有人敲门,说刚生下一头犊牛。她立即起床,前往喂奶,等她回家时已是凌晨5点多钟了,离上班时间只有不足一个小时了,当时,她虽然很疲倦,但又怕睡着后醒不来,只好在床上坐等。类似这样的事也就太多了。
有一次,一头小牛因喝了羊水,奄奄一息,在场的人都认为这头小牛无救了。但她仍小心地把小牛抱到圈里,一手抱着小牛的头,一手拿着奶壶,耐心地给喂了二斤乳汁,第二天小牛仍不见好转,且又开始发烧、便血,兽医给打了针无任何反应,但她依然为抢救这个小的生命而忙个不停。小牛发烧,她不停地用凉毛巾包在小牛头上来降温,小牛拉稀,她用自己的工作服包来热草木灰给小牛温肚。在她数日精心护理下,小牛终于转危为安。
在精心管护的同时,潘品肖还采取了科学的喂养方法,使犊牛发病率、死亡率大为降低,去年这个场犊牛成活率达98.4%。
(姬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