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四位一体”新格局
省航空系统技协经济社会效益同步增长
省航空工业职工技术协会充分发挥技术密集型行业优势,形成了“内部攻关、新产品开发、实体建设、扶贫帮困”的“四位一体”新格局,取得了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步增长。日前,成为受到省总工会表彰的唯一省级产业技协。
省航空系统共有40多个大小单位,既有万人以上的大型企业,也有千百人的中小工厂。省航空技协在开展技协各项活动中,始终要求各级技协把人均效益和绝对效益相结合,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把厂内攻关和厂际协作相结合。5702厂自民品“四达”小面包车试生产以来,车体柱和横梁等21项零部件一直是请外省来人加工,一辆车的外协费就达千元以上。为此,厂技协积极组织队员攻关,在短时间内就试制出第一批合格产品,一年就可为企业节约外协费20万元。去年,全系统共攻克关键技术182项,创经济效益234万多元;推广新技术27项,实现经济效益167万元。省航空技协同时也注重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在新产品开发上下功夫。仅去年,全系统就开发新产品21项。
在进行实体建设中,省航空技协重视分析论证工作,事先做好深入的调查研究。在方法上采取自办、联办、租赁、“借鸡下蛋”等措施,从小到大,滚动发展。目前,全系统已有实体19个。172厂技协与咸阳房地产公司联合兴建的航空机电设备厂投产一年,便创产值70万元、利润8万元。113厂技协把一度混乱的金钢石工具厂接管后,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加强生产指导,当年就盈利2万余元。
各级技协还运用管理、技术上的一技之长,对危困企业实行落实项目、落实进度,一帮到底。仅去年,就扶植危困企业26个,实现经济效益50万元。宝鸡陇县制罐厂于1986年建厂后,由于技术力量薄弱,经营管理不善,造成产品滞销,企业亏损。212厂技协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很快使该厂扭亏为盈。去年,由于受市场疲软影响,该厂再次亏损。为此,212厂技协又和该厂签定了为期一年的援助合同,从工人技术培训、生产线的技术改造入手,并先后帮助该厂试制成功5种新产品,使该厂彻底甩掉了亏损帽子。
(梓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