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1年09月05日
头版
01

多方配合消除不利因素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步伐

省科委副主任 杨绍侃

上月20日陕西工人报一版发了一篇题为《潜心三载金福姬夫妇攻克印染难题 四处奔波无厂家使用二老忧心如焚》的报道。类似这种科研成果或发明创造找不到“婆家”,迟迟不能转化成为生产力的情况在我省并非个别现象。

科技优势是我省突出的优势。全省有75万多名科技人员,500多个科研机构,综合科技能力居全国第三。1988年改革开放以来,全省共取得重要科技成果5159项。这些成果水平高,推广应用价值大。但这一宝贵的优势并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多年来,我省的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率只有30%多,经济增长中的科技含量也只有30%多,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科技优势与经济发展形成了明显的反差。

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缺乏强有力的组织协调,在成果转化工作中所必须的人、财、物等方面,条块分割、部门所有制、各自为政、互不通气,难以协调起来干成一件事。二是一部分科技人员和科研单位的“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观念不强,认为成果转化是生产部门的事,对转化工作做得不够。三是一些生产部门“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不强,对吸收和消化科技成果不够热心,用于科技进步的投入太少,不愿担风险。四是企业与科研单位和技术人员在转化工作中没有实行互利互惠的原则,成果转化、技术开发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利益分配问题等,没有得到解决,不少企业采取的是过河拆桥的办法,影响了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五是技术市场不够活跃,这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对技术市场缺乏有力的推进措施,造成信息不灵,渠道不通,科研单位不了解生产单位的需求,企业也不了解科研单位有些什么成果和技术,供需衔接不起来。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是全党全民的大事,解决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各种问题,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因此,各行业各部门以及广大干部群众在认真学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进一步提高科技意识的同时,要认真落实省政府制定的关于放活科研机构和放活科技人员政策的若干暂行规定,以及最近才制定的《关于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暂行规定》,以进一步调动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为经济建设服务的积极性,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步伐。要千方百计保证成果转化所需要的资金。资金缺乏,是我省很多有推广价值的重要成果外流的主要原因,各部门应高度重视这一点,认真解决资金问题。要尽快建立我省常设性技术市场,尽快形成网络,做到上下左右渠道畅通,通过技术市场的桥梁作用,促使企业和科研单位建立起密切长期的合作关系。要增加科技投入,建立科技风险基金,特别要加强中试环节。增加科技投入,实质上是增加生产投入。科研与中试与生产投入之比,大致是1:10:100,但这个常识许多人并不清楚。我省的科技投入,与兄弟省市的差距是很大的,要想生产大发展必须加强这方面的投入。同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企业也要从产品销售收入中至少提取1%的资金,用于科技进步。要尽快制定加速企业科技进步的考核条例,对企业采用科技成果、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企业提高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含量等,都要做出具体的规定,以法规的形式,制约执行,提高企业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自觉性。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