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台湾作家笔名趣谈
笔名,是作者发表作品时用的别名。虽只是一种符号,却往往含有深意,抒发了作者的志向。
台湾作家陈喆认为《诗经》中“投之以桃李,报之以琼瑶”的琼瑶两字极美,就以此为名发表作品。吴延玫最钦佩司马迁的治史精神,自许当以历史的态度描绘中国,于是取名“司马中原”。诗人李疾,因最欣赏李白和辛弃疾的风范而自己命名。汪笨湖原名王瑞振,原是一个商人,曾不幸入狱,使他悟出大智若愚的深意,后在湖边牧羊,投石湖中解闷,看见水花溅起,复又平静,湖水的宽容纳百物,使他采“大智若愚,宽容度日”为座右铭。作家郭衣洞笔名“柏杨”,则源于地名。有一次他从莲花步行到台中东势。途中,经过一个叫“谷柏杨”的地方,他觉得“柏杨”相当好,就用其作笔名发表杂文30年。
当然,也有不愿以本名行世,干脆截取本名部分或谐音为笔名的。例如本名杨敏盛的阿盛;张晓风的晓风;王蓉芷的蓉子等等。 (晨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