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1年10月17日

陕西工人报第4版 十月十九日 承德棒槌山 图片新闻 在鲁迅墓前 香炉峰简介 图片新闻 鲁迅与许广平 广告

当前版:第A4版:第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4版
04

在鲁迅墓前

朱龙蛟

细雨淋湿了一个肃穆的早晨。我来到上海虹口公园,站在鲁迅先生墓前,身心象染了青松翠柏的颜色,沉浸在一种厚重的浓郁里。

先生的墓地庄重而素雅。一座用花岗石筑成,由毛泽东亲笔题字的墓碑,硕大无朋地站成一堵嵯峨的墙,一如先生那张开了翅膀的汪洋恣肆的思想。墓前有一尊先生的坐姿青铜塑像,出自著名雕塑家肖传玖之手。先生双目炯炯,神态安详,眼角眉梢横溢出倔强的鲜明个性。这位文坛硬汉,无论为文,还是为人,始终给人凛凛的、刚毅风骨的印象,让我蓦然参悟人间“精神”二字不但有形,而且可塑,就象这座青铜塑像,不是无形中放射出一种令人荡气回肠的鲁迅精神吗?人们参谒他、祭奠他,不正是感受着这种灵光的启示吗。

如今我站在鲁迅墓前,心情如潮起,恍惚中竟觉得先生正阔步向我走来。以前,我曾一卷卷读过先生的著作,先生渊博如海的学识和伟大的人格,在我心里留下极深的感情烙印。先生是一座大山,山色空濛雨亦奇。从先生写下的激扬文字里,我一次次感受到一个伟大战士岩浆般灼热的心灵。从《彷徨》到《呐喊》,从《野草》到《热风》,让狂人喊出对吃人制度的愤怒,让“忘却”碑刻永恒的怀念。虽然倍受围剿,但却永远怒向刀丛。路一段段在他脚下诞生,中国人终于踏碎阿Q画得浑浑噩噩的圆圈,迎来了新世纪。

现在,先生静静地安息于松柏掩映的墓地里,花岗岩棺盖上,堆满了凭吊者献上的鲜花。周围便都是无垠的浓绿了。我想起了臧克家那首著名的诗:“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雨越下越大,鲁迅墓面积共一千六百平方米,可我象是再也走不出这段肃穆的风景。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