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莫让金牌牵着走
我们的体育战略,是把奥运会作为竞技体育的最高层次。目前,对这一概念的科学解释见之甚少,而籍此名义发动的大小“金牌战”却愈演愈烈。一项运动在奥运会上是否有“含金量”,往往能决定这个项目的兴衰甚至存亡。
最明显者,莫过于中国女足。七八年前,许多中国女孩奔上了足球场,30支球队如雨后春笋,人才济济,纵横驰骋,很兴旺过一阵。可惜不是奥运项目,于是不约而同,关停并转,元气大伤,后继乏人。
女足虽惨,尚存喘息,有些项目的处境更糟。本来几代人、几十年辛辛苦苦倾注心血,有了一些成绩和规模,就是因为照不上奥运的“佛光”,于是干脆连根拔掉。
当然也有走运的,只要能与奥运挂上,不管现实基础怎样,可行程度如何,所谓“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譬如某些“船”的项目。于是就有了陆地跑旱船,由北到南找水训练的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