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丹心一片化桥
记宝鸡民建、工商联经济咨询服务部主任何俊之
年近古稀的何俊之,在宝鸡山城默默奉献了四十多个春秋,他退休不离岗,继续担任市民建、工商联经济咨询服务部主任职务。近十年来,他奔波于陕、甘、川、青、新等“老少边穷”地区,搞经济咨询服务工作,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并荣获了“老有所为精英奖”。
何俊之是一位只求奉献、不知索取的人。在他将要办理退休手续时,一些单位闻知后就多次登门,提出为他盖一座二层小楼,月薪三百元等优厚待遇,到厂里搞管理,被何俊之婉言谢绝。在市经济咨询服务部成立之初,呕心竭力,克服困难,多方开展工作,和有关部门的同志组成咨询组,赴宝鸡10个县区巡回服务。选择了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日用品起步,使当地食醋、酱油项目质量合格率大幅度提高,色味俱佳,与以前相比,年增产食醋50万公斤,可节约粮食15万多公斤。他们的作法在西北五省区召开的经验交流会上受到了肯定和赞扬。
在开展扶贫帮困工作中,他们先后为商县、镇安县筹建电石厂,在缺少必要条件的情况下,何俊之带领咨询组日夜辛劳,克服困难,历时9个月就把厂子建了起来,一次点炉成功。实现了时间短、投资省、见效快的预定目标,该县党政领导赞扬说:这是你们给山区人民种了一棵摇钱树。
何俊之长时期夜以继日地工作,身体累垮了,但他收到陕西省有关部门转来的四川有关部门的求援,要求解决凉山彝族自治州硅铁生产方面的信函后,他积极组成五人考察组赴川,从宝鸡到西昌,一路饱尝劳顿之苦,在工作条件相当艰苦的情况下,他们起床睡眠见星星,秉烛研讨到深夜,终于扭转了企业当年亏损84万元的被动局面。
近年来,由于市场形势的变化,何俊之同志经多年辛勤扶持起来的几个电石厂由于产品滞销陷入困境。这些问题牵动着何老的心,他昼思夜想寻求解决办法。他不知疲倦地广泛收集信息,从有关方面获悉锰铁、硅钙等销售情况较好。利用电石、硅铁的生产设备,可以改产。于是他就立即选择条件较好的企业先搞。商县金陵寺电石厂的改造项目从开始,仅用58天时间,就完成了任务。其后,又分别在千阳电石厂和宝鸡电石厂进行,从备料、设备改造、技术培训等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生产出适销产品。继之,又协助宝鸡、铜川等4家电石厂改产,花销费用均不到10万元,为危困企业开出一条新路。
(刘纪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