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1年11月16日

陕西工人报第3版 抬头看天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吹喇叭 我用“505神功元气袋” 图片新闻 买票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广告

当前版:第A3版:第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3版
03

吹喇叭

●勉县九冶建设公司 李新生

我初中时,就是校文艺队的台柱。工作后,还是对文艺着迷,唱歌、跳舞,业余时间都搭上了。工会文艺干事见我“乱来”一气,嘱咐我应学一门乐器,才能在爱好上有所发展。并借给我一支弯脖洋喇叭——萨克斯。

我是建筑工人,工作“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别说有老师指教,单位中很多人都没见过这洋玩艺。我只得对着指法表一个音一个音地摸。嘴唇起了泡,吹!嗓子充了血,吹!还真有点艺术家的味儿。无论到哪施工,喇叭始终没离过身。节假日,更是好机会,别人逛街访友,我一吹就是半天,倒觉得比干什么都痛快。为此,大伙送我“小喇叭”的绰号。88年中秋节,单位里举办赏月联欢会,我毛遂自荐,一曲《十五的月亮》,虽说憋得脸红脖子粗的,到底一气吹了下来,同志们的掌声中虽说含有玩笑,却给了我勇气和希望。便更用心了,从《清晨》吹到《夜色阑珊》;从《春天》吹到《夏天和冬天》。一首首乐曲伴着我走上了业余舞台,在本单位这个小天地还小有了“名气”。6个年头一晃过去了,自认为对音乐也有了一知半解,喜感我才自通,暗自飘然。

近两年,舞台上萨克斯也多了起来,却听到别人和自己吹的不是一个味儿。是否吹法不一样?自己毕竟也是6年功夫。可人家也使的同样的家伙,咋就抑扬顿挫、悠扬婉转那样动听。最近,偶得一本萨克斯教材,令我恍然大悟。原来我6年自习竟全是错误,且正中这萨克斯奏法最忌之处。呼天喊地,晚了。6年业余时间,让这萨克斯夺走了。

说来可惜,但细想,并非如此。通过吹萨克斯,毕竟使我增长了很多音乐知识,它“介绍”我认识了莫扎特、贝多芬、聂耳……虽说吹奏水平含“水份”大了点,但每当单位里举办文艺活动,都少不了我尽情的演奏。工厂、矿山有我的足迹,歌厅、舞会也常有我的身影。我的业余生活吹得充实,也为别人吹出了欢乐。

6年业余时间在人生的长河中也只是点滴,我却吹明白了一个更深的道理。工作、学习也一样,既要有股钻劲,关键还须虚心请教,方法得当。28岁的我,刚刚开始。前方还会有很多弯路,但有吹喇叭的借鉴,路会走得直些。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