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1年11月26日

陕西工人报第3版 要依靠职工群众评“家” 职工技术培训常抓不懈 图片新闻 三次选举的启示 “修旧大王”陈善清 图片新闻 工会动态 广告

当前版:第A3版:第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3版
03

“修旧大王”陈善清

说起铁二十局二处运输队修理工陈善清,名气可大着呢!他20年坚持修旧利废,技术革新,累计创造价值上百万元,成为全国铁路系统有名的修旧利废“大王”,被铁道部政治部授予“全路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陈善清1971年1月参军,在铁道兵部队的一个汽车连当修理工。只有高小文化程度的他,除了虚心向老战士学习技术外,还自费买来《内燃机修理工读本》、《机械识图》等数十种技术理论书籍自学。不久,他就掌握了一套过硬的汽车维修技术和车、钳、电、焊工等绝活。

一次,他偶然发现车间的角落里,有很多换下来的汽车轴用锥形轴承,因松旷被判了“死刑”,便找来纸笔、三角尺等,绘制起轴承修复器的草图并投入制作。经过一个多月业余时间的反复研制,一台轴承修复器终于试制成功,并在全部队推广应用。从此,陈善清一头扎进了一些人看不上的修旧利废“王国”里。

人工研磨气门,既慢又不均匀,他设计制造出电动气门研磨机;手工加注润滑油,浪费太大,于是他设计制造出机械式润滑油加注器;因使用磨损后换下来的水泵壳,到了他的手里,重新镶上套子可顶新品用……

1984年1月,陈善清随部队由兵转了工。虽然脱下了军装,换上了工装,可他却一直保持部队时期的好传统。修旧利废,仍然坚持不辍。他修复出的配件;大到汽车大梁、发动机汽缸体,小到指拇大点的排气阀,就连人们失落在地上的小螺丝,他也要拣起来修复完好,放到材料箱里。

陈善清虽然参加工作已有20多年,但除一个皮箱外,仅有的家当是一个自制的铁皮柜和一个破旧的包装箱。铁皮柜里装满了书籍和资料,包装箱便是他搬迁时装专用工具的。从成昆线到襄渝线,再青藏线,而今又沪杭铁路复线,辗转上万里,包装箱和铁皮柜一直带在他身边。就是靠这些不起眼的东西,他先后设计制造出20多种汽车配件修复器和10多种汽车快速保养机具,每年为企业节约资金近10万元。

(孙厚鸣)?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