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推行房改使五棉人居住条件大为改善
近五年建房五点二万平米,人均居住面积上升到七点八平米
本报讯 33岁的织造车间保养工李胜民一家3口人居住在使用面积40多平方米的单元房内。这套房是1988年他自己掏钱购买的厂内优惠出售的商品房。他对眼下宽敞的住房感到心满意足:“如果不是房改,象我这样的普通职工想要住上单元房,还不知等到猴年马月。”如今在国棉五厂和他住房条件同样的青年职工比比皆是。这是该厂近5年来坚持不懈地推行房改的可喜成绩。
国棉五厂是万人纺织大厂。房改前,全厂人均居住面积只有5平米,无房户和拥挤户多达970户。为从根本上解决职工住房问题,该厂从1987年开始逐步推行住房制度改革。他们根据国家房改政策精神,结合本厂实际情况,确立了“不发住房补贴,逐步提高租金,优惠出售公房,超标实行加租,住房有偿分配”的房改原则和内容。
在房改中,该厂特别注重走群众路线。坚持将房改方案和配套制度铅印下发到生产班组,征求职工意见。仅房改方案就修改了30多次,使其更加实际可行。针对职工对房改存在的种种模糊认识,该厂利用厂报、广播等形式,大力宣传房改的意义和政策,使职工对房改由疑虑、徘徊到积极参与。1988年,该厂对174套住房首次进行有偿分配时,每户职工需交纳保证金2300元,结果174户如数按时交纳,回收资金40万元。今年,该厂又全面提高了公房租金,楼房平均每平米房租比房改前提高了4倍,平房2倍多,也被职工理解和接受。
房改加速了住房建设速度和职工住房条件的改善。近5年来,国棉5厂共建住房5200多平米,相当于房改前总面积的34%,住房拥挤户和无房户减少到100多户,人均居住面积由1987年的5平米提高到目前的7.8平米,有1500多户已实现了住房小康。 (吴棉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