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1年12月05日

陕西工人报第4版 京华访汪锋 有感于“巴金不是文学家” 图片新闻 漫话秦王剑 冬令话火锅 屈超耘杂文获奖 黄山华山“一线天” 广告

当前版:第A4版:第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4版
04

冬令话火锅

恒庆

我国的火锅历史悠久,据说这是在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鼎的形状是两耳、圆体、下有三足,在三足下烧火煮食,这就是原始的火锅。后来人们为了保持煮食肉类的热度,在鼎腹下加一圆盘,盘内放上点燃的木炭,就成为古代的“火锅”了。

我国使用火锅,是世界最早的国家。南北朝时,就出现了铜制火锅。最初流行在北方寒冷地区,人们用火锅来涮食羊、鸡、鱼、猪等肉丝、肉片。宋代火锅吃法较为讲究,肉片要薄,还要配人酒、酱等佐料。到了清代,各种涮肉火锅已成为宫廷冬令佳食,甚至被称为众肴之首。乾隆皇帝是最喜欢就着火锅饮酒赋诗。随着他几下江南的足迹,火锅在南方也广泛流行开来。嘉庆帝登基之际,宫中摆下“千叟宴”,共动用火锅千余只,成为当时空前盛大的一次“火锅宴”。

山西大同市生产的铜火锅,素享盛名。明末清初,宫廷和达官显贵们吃涮羊肉,大多使用这种名贵火锅。近年来,又出现了铝制火锅和铝合金、铝镀黄铜膜火锅,还有泥沙烧制的火锅以及搪瓷火锅,等等。

我国火锅花样繁多,大致可分为羊肉火锅、白肉火锅、什锦火锅、菊花火锅、广东火锅等五大类。随着人民生活的逐步提高,作为昔日达官贵人专用的火锅,如今已走上寻常百姓家的餐桌。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