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1年12月19日
第2版
02

赤子心 公仆情

——记白水县粮食局副局长段志学二三事

刚刚步人不惑之年的段志学,从事粮食工作已有22个寒暑。当我们追寻他从工人到领导干部所走过的足迹时便发现,他对广大职工和人民群众的感情象黄土般凝重,象烈火般炽热…

七月流火,烈日炎炎,恰是粮食系统征收公购粮的大忙季节。一天段志学因事回家,父亲让他顺路去粮站交自家的公粮。粮站的职工见副局长亲自拉粮来站,争着要替他交,但都被老段挡了回去。他和其他农民一样,拉着粮排在500多米长的交粮队伍里,直到第二天太阳落山时才交上粮。这次交粮,使段志学亲自尝到了交粮的苦头,特别是粮站那喧闹的气氛、拥挤的车辆、混乱的秩序,加之群众大忙之后那疲惫的身影,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

为了改变父老乡亲的“交粮难”问题,老段在今年夏粮征购前就五次深入全县各粮站,下势狠抓了“任务、仓容量、物资、资金、人员”五落实。特别是在落实人员中,他改变了历年从社会雇佣收购人员的作法,抽调了本系统无收购任务单位105名职工参加收购,同时聘请了12名人民代表进驻粮站,监督工作,有效地刹住了弄虚作假、收人情粮、走后门等行业不正之风。今年,白水县提前半个月一季完成了地区下达的全年粮油定购任务。

段志学深知,要抓好粮局的工作,首先必须提高职工素质。为了本系统的“嫩苗苗”们早日成才,近年来他真是操尽了心。在青工培训中,老段以惊人的毅力,克服了无资金、无校舍、无教师、无教材等诸多困难,采取租赁的办法亲自与县党校、县工人俱乐部协商,解决了校舍问题。他还组织有关人员日夜加班,编印出了300多册教材。去年,四名局领导共授课40课时,老段一人就讲课21课时。从1989年至今,县粮食局共办了8期培训班,培训职工达260余人。今年九月,他还亲自组织全系统青工开展打算盘、一秤准、点钞票、点粮票等技术竞赛活动。

“段副局长对待职工胜亲人!”这话一点不假。一名女工的孩子今年8月得急病夭折,本人痛不欲生,好几天水米未进。段志学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顾不上吃饭连忙赶去看望,并及时召开局委会研究,将这位女工的丈夫从30里外的粮站调进县里。后经多方安慰,终于使这位女工振作起了精神。粮局饲料厂一位姓王的老工人为人忠厚,几十年如一日为企业作奉献,但孩子却一直待业,为此事本人不知碰了多少回钉子。段志学了解情况后,经研究很快就将老王的孩子安排在粮站工作。粮局车队魏俊海的女儿考中技将要被录取时却受到排挤,段志学得知后立即亲自与有关部门联系排除阻力,使其女儿顺利入学。就这样,段志学近年来先后设法安置本系统待业青年54人,安置社会就业人员120多人,使粮食局成为本县第一个无待业系统。

对职工群众的困难,段志学总是满腔热忱,尽力解决;对于自己的事,他却坚持公事公办,从不以权谋私。今年他的大儿子从部队复员,安置时不少人建议他将儿子安排在县城或粮食系统。这对粮局副局长老段,本是一件不费劲的事。但他却说:“这是组织上考虑的事。”结果,他的儿子被安排到乡下工作。

这就是段志学,一位普通的共产党员的胸怀。正如他所说的:“我是从农家走来的,我要当好人民的儿子,人民的公仆!”

本报通讯员 刘建功?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