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2年01月11日

陕西工人报第4版 走下荧屏的赵忠祥 拔河——拔活 不应忽视业务人员的素质 咱俩换 《星期六》新年致读者 图片新闻 北国奇葩——冰造型 开怀篇 广告

当前版:第A4版:第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4版
04

拔河——拔活

刘旭

一条百米长缆横跨河面,栽判站在水中的平台上。随着发令枪响,两岸队员拼命往后拽绳,啦啦队呐喊助威,吼声如雷。渐渐地,喊声由哄堂大笑所代替——原来,弱队队员已纷纷落水,都变成了“落汤鸡”……这是英国小城盖丁顿拔河赛上的一个镜头。

其实,拔河的发明权在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楚国攻打吴国时,兵士手持带钩的长绳,朝前一甩,搭住敌方的战车或战船,向后猛拖,车倒船翻,吴军乱作一团,楚军乘机砍杀,大获全胜。后来,此种战术逐渐演变为拔河,是军队的保留军训科目。到了唐代,拔河作为体育比赛,可谓规模宏大。宋人笔记《唐语林》记载:“明皇数御楼设此戏,挽者至千余人。喧呼动地,蕃客庶士,观者莫不震骇。”当时拔河除用主绳外,两边还分挂小绳数百条,队员上至皇亲将相,下到宫女太监,共决雌雄,盛况空前。

拔河虽然是一种运动,但决不仅仅是比体力,争输赢,重要的是它能锻炼人的意志、毅力和集体主义精神。英国拔河协会秘书长彼德·爱德林就说:“拔河的秘密不在于队员的强壮,而在于要有一双坚强有力的大手。”以拖拉敌车和隔水相拔为例,双方对面而战,稍有懈怠,即遭全军覆没。所以,拔河,拔活也:前进者死,后退者生,谁也不愿主动松劲,把命运交给对手去处置。有人把人生喻为“与永恒拔河”,不无道理一一倘若不用双手拉紧时间和命运的巨绳,岂不是随波逐流、枉此一生么?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