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2年03月31日

陕西工人报第4版 一件少年杀人案的调查

当前版:第A4版:第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4版
04

一件少年杀人案的调查

(报告文学) 殷满仓 哭笑生

一、荒院女尸

公元1991年7月24日下午3时52分,老城嫩远村党支部书记满脸油汗地领着三个孩子匆匆闯进向阳派出所办公室:“快、快,我们村的一院空庄子里,发现

一具女尸!”三个热得象刚从水里捞出的孩子脸色煞

白,其中最小的一个腿颤抖得象打摆子。

5分钟后,两辆尖叫的警车在耀眼的烈日中,震碎小城的沉闷,瞬间驰到现场。

老城北门西侧,在一排参差不齐的院落中间,夹着一院荒弃多年的老庄子,里面杂草丛生,瓦砾遍地。庄子西南角,有一用砖垒起长年没用的简易厕所。女尸,就在厕所门口。

尽管干警经常接触各种死尸,可一见这具尸体,也不禁倒吸一口冷气,凶手太残暴了!死者是10多岁的幼女,一丝不挂,满脸血污,鼻子、颅骨及左右头骨多处塌陷,阴道、肛门、嘴、喉咙被戳刺得血肉模糊,令人惨不忍睹。

为迅速破案,刑警队在现场成立了以市局副局长施进旺和刑警队队长郭树华为正、副总指挥的专案组、法检、痕迹、技术、侦察四个环环相扣的小组,立即分头工作,侦破工作迅速铺开。

二、蛛丝马迹

法医验尸需用一张席,围观的人群中有个少年积极热情地将席抱来:“叔叔、伯伯,你们看这席行不。”“行。”法医接过席,将少年的肩膀拍了拍,小家伙很高兴。又帮法医将尸体抬到席上,之后用手赶令人讨厌恶心的绿头苍蝇。施进旺很欣赏这个小孩,他想,现在的娃,胆子够大的。

大家正在分析死者身份,只听刚才抱席的孩子喊:“快看,树上挂着一把钥匙。”干警抬头,果然现场旁边那棵老桐树上吊着一把用细绳穿着的钥匙。钥匙的出现,判断死者是本村人的可能性又增加了一份。

一位老妇人提供线索说:本村的程远到处找女儿吃饭,女儿离家的时间大约是11时左右,程远的女儿身高与死者差不多。

经程远辨认,死者的身份已明确无误,系程家11岁的女儿程红燕。

三、山重水复

从死者阴道提取的分泌物化验后,奸杀排除。难道是仇杀?干警们走访了数十名群众,村干部田春兰反映,程远一家老实厚道,与世无争,邻里关系相处甚好,从未与人结下仇怨,仇杀排除了。那么是财杀?可11岁的女孩兜里不可能装引来杀身之祸的钱财。据死者的母亲说:女儿这天兜里一分钱都没装,也不是财杀。那么,凶手为什么要杀这个小姑娘?

给嫩远村书记报告此案的那个群众回忆,下午3时许,她正在村部提水洗菜,松辛、旺为、小林三个孩子慌慌张张跑来,结结巴巴地说他们捉迷藏时,发现空庄基的厕所里有一具女尸,上面压了五块砖,她赶快和三个孩子赶到现场。结果怪事发生了。松辛大叫一声:“妈呀!尸体咋从里面跑出来了?身上压的砖也不见了。”侦察员一听,立即询问松辛,松辛说他们二次到现场时,老远看见燕军从厕所里出来。

“燕军是谁?”找来燕军一看,原来是帮法医找席子,发现树上钥匙的那个小机灵鬼,小家伙今年15岁,身高不足1.4米,眉眼里透着精灵。

“燕军,你下午去空院子干什么?”燕军扑闪了一下眼睛,回答:“今下午,我路过这进来撒尿,看见一个穿黄裤子的光头矮个割草人正拉着一个血糊糊的尸体,我吓得妈呀叫了一声,那人吓得浑身一颤,提上草笼慌慌张张跑了。我好半天才回过神来就朝外跑,想去公安局报案,出来正碰见了松辛他们。”

但调查结果大大出人意料:下午3时左右,村里根本没人看见有什么割草人,更没看见有什么穿黄裤光头的矮个陌生割草人进村,而且在方圆三、五里范围内也未发现过新割过的草茬。

四、真相大白

日落时分,燕军做为重大嫌疑者被带进派出所。

晚12时,燕军被带往刑警队。施进旺总指挥亲自坐阵,袁德兴、范相周、刘延欣布满血丝的眼睛炯炯有神,毫无倦意。燕军呜呜地哭着。施进旺打量着眼前这个身高仅1.38米的燕军,看到燕军并在一起的脚时,脑子里一亮:“燕军,脱下你的鞋!”施进旺拿着鞋子仔细观察,当拉开鞋上的扣带时,发现鞋扣下有两点米粒大小的血迹。“这血哪来的?”施进旺问:

“是、是早上我在桥头看人杀鸡时溅上的。”燕军喃喃地说。“送去化验!”很快化验单送来了。施进旺看完化验单,严厉地问:“燕军,你老实说,是鸡血还是人血?”燕军抬起头,神色慌乱地看了几位公安人员一眼,扑嗵一声跪下了:“叔,我错了,我错了,我说实话,是我杀了程红燕,我再不敢杀人了,叔,我想我妈……”

燕军残杀程红燕的原因让每个办案人员目瞪口呆。其原因仅仅只为2角钱。

五、精灵小子

燕军的出生,并无丝毫的怪异色彩。他于1975年元月出生在小城普通的农民家里。父母均是当地的菜农,他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

初入学,学校对燕军充满着新鲜感和诱惑力。他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还特别爱打扫卫生。老师不知为此表扬过多少次。不论见了哪一个老师,他都会站住,恭恭敬敬地说一声“老师好!”老师们评价,一年级学生中,就数燕军最有礼貌。

时间一长,环境熟悉了,他的顽皮和野气就显了出来。课堂上,不是戳这个,就是逗那个,惹得你吱哇,他喊叫。

一天,他导演的一场恶作剧,终于激怒了老师。

那天,曾经报告老师燕军抢要过她糕点的女生郑花,打开书包取课本时,从里面滑出一黑灰色的死老鼠。只听“啊”一声尖叫,郑花吓得双手打颤,随即“哇”一声大哭起来……教室里立即乱成一锅粥。

被查出是燕军的“杰作”,年轻的老师双眼喷火,嘴唇颤抖着,再也抑制不住愤怒,狠狠地给了他两个耳光,责令他站到教室门口。他先是在痛哭中向老师认错。当老师愤怒地将他推出教室门后,他不哭了。开始考虑怎么办。最后乘人不备,一溜烟地出了校门。

从这一天起,他的逃学开始了。也就是从这一天开始,他的学习一天不如一天,以至于小学一年级不得不连读了三年……

到三年级,他已在学校里读了5年了。哪个老师见他,哪个老师头痛,绝对成了学校的“知名人士”。这其间,他曾经把一班学生的钢笔一支不剩地全部偷走;他还被社会上一个大他好多岁的名叫黎明的青年勾引出去,敲诈过另一个青年的50元钱;还和黎明一起,借口学校门口卖棉花糖的老太婆出售的棉花糖数量少而砸了这个老太婆的摊子,搅糖机烂了,钱撒了一地,其他学生趁乱而大抢一通,老太婆伤心得嚎啕痛哭……

学校实在忍无可忍了,在他和几个学生将一个学生打得鼻青脸肿后,只好将他开除。

我们去学校采访时,正好碰上燕军母校的校长,这个已满头花发的女校长沉痛地说:燕军的事情,我们学校有一定的责任。他说:“7·24凶杀案”发生后,学校的教师都很震惊。为此,专门召开了一个座谈会。会上,大家争相发言,一致的看法是,一个少年之所以犯罪,主要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教育脱节。你在学校讲大道理,讲得唇焦舌燥,不起作用。因为,一出校门,似乎又到了另一世界,无人管,这个时候,什么事情都会发生。

六、小试抢劫

离开学校,对贪玩、好动的燕军来说,无异于甩脱了一副沉重的枷锁,可父母犯了愁,让他劳动吧?只有14岁,1.2米高的个头;不劳动又怕他学坏了。令燕军父母欣慰的是,村里上完小学就不念书的娃们多了,别的娃能混下去,咱的娃也行。

当第一家电子游戏机出现在关中平原这个小城的街上时,燕军一下子就被屏幕上那彩色的飞机、小人勾住了魂魄。让燕军气恨的是,打一次电子游戏,需要5角钱,哪来的钱呢?给父母要吧,得到的只是一顿训斥。他开始动脑子了。起初,趁母亲大意的时候,他还可以从她的衣兜里偷个五角一元的,出去尽情地打那么一阵子。自从母亲警惕后,他一下子断了财路。面对彩色的荧光屏,他心痒,手更痒。怎么办呢?一天,在街上闲转时,他看见,许多放学回来的小学生,手里拿着钱,你买锅巴,我买雪糕。他脑子一亮,一下子兴奋了。他挡住一个小男孩:“把书包里的钱掏出来!”小男孩一脸惊恐:“我不……”“啪!”他扬起手就是一个耳光:“掏出来!”小男孩抽噎着,战战兢兢地掏出了7角钱。他趾高气扬地走进电子游戏室……接着,他又“要”了第二次,第三次……屡屡得手,使他的胆子越来越大,他索性在离母校不远的路口等着,象一只凶恶的小狼崽,等着一个个可怜的小羊羔,一放学就伸出贪婪的小手……

可悲的是,当一些学生把燕军抢钱的恶行冒着被燕军报复的危险胆战心惊地报告老师时,老师均感到束手无策。被开除的学生,你有什么权力管!?他们只有将此事转告他的父母亲。于是,他的父母亲便采取最原始的惩罚办法:打。用笤帚把劈头盖脑地打一顿。燕军哭着、躲着、求饶着、认错着,父母亲的心又软了……总不能把一个从自己身上掉下来的活生生的肉活活打死吧!

过了几天,学生娃们的钱又被他抢了……

七、走上黑道

燕军上学期间就已勾引燕军去强要别人钱、砸老太婆棉花糖机子的那个叫黎明的青年,就在这个时候,又幽灵般地找到了燕军。“燕军,想不想有钱花?”“想!”“走,和哥弄钱去!”这是一个蓝天无一丝白云的中午,黎明和燕军一块到了小城南原上,找见一个小伙子,黎明给这小伙子要50元钱。小伙回答没有,黎明便撩开衣襟,拍拍别在腰里的几把斧头:“想死还是想活?!”小伙一下子吓慌了,忙跑回家去给他母亲要了50元钱,恭恭敬敬地献给黎明。给燕军的报酬是,饱餐了一顿水煎包子……

燕军自己交待,他和这个黎明伙同其他人,还偷过东风电影院建筑用的壳子板,偷过军分区的毛毯,偷过电线厂的钢管,偷过别人的自行车……

就在发生“7·24凶杀案”前不久,黎明骑着自行车找见了燕军。见面就说,他没钱花了,说前面有个娃,钱多得很。燕军和他一块来到小城小桥下。黎明先从腰里抽出一把斧头给了燕军,又抽出一把握在自己手中,走到一个青年面前:“给些钱!。”

“我、我没钱!”那青年一见他俩气势汹汹的样子,吓得脸上都没了颜色。

“掏!”黎明用斧头柄狠狠地打了对方一下。

青年害怕了,掏出7元钱。这一次,燕军得的好处是黎明给了他一双鞋。

这黎明曾是从某派出所戴着手铐脱逃的一名案犯。公安局的干警们已根据线索开始撒网捕捉。我们问,他对燕军的沦落,对“7·24凶杀案”,究竟该不该承担责任?

八、发案经过

7月22日中午,在火辣辣的阳光下,燕军在街道上游逛,到正替母亲卖菜的程红燕面前,趁红燕不备,从她手中夺走2角钱,说是借的,红燕无法,只好让他拿走。母亲来后,程红燕将此事告诉了母亲,母亲半信半疑,怀疑这是女儿将卖菜的钱“贪污”而找的借口。第二天红燕母亲经过燕军家门口,看见燕军,连车子都没下,顺便问了此事,燕军怀恨在心。

24日中午11时,燕军的父母打麻将三缺一,便让燕军出门叫牌友。他一出门正遇上从菜场返回的程红燕,红燕让他还钱,他回答:“我没有!”红燕嘟起嘴很生气地说:“你不给我要告诉你妈!”燕军眼睛一闪,嘻嘻笑了。“看把你认真的,两毛钱算个啥,我马上给你。走,我在厕所墙的砖头下压了些钱,给你取。”红燕跟燕军走进厕所后,燕军突然凶相毕露,抓起一块砖头朝红燕后脑猛然砸去,只听红燕惨叫一声,还未弄清怎么回事,便结束了11岁的生命。燕军还不罢休,将红燕的尸体翻过来,咬着牙在红燕后脑、面孔、左右太阳穴一下二下三下……共砸了七砖。然后,他用手放在死者鼻前试试,确认已死,便脱光红燕的衣服,在她身上乱踩一通,又找来一根竹棍,直戳得死者血肉模糊,才气喘吁吁地住手,他将两手上的鲜血往墙上胡乱涂抹一番,逃离现场。

燕军在河里洗净腿上、手上、鞋上的血迹,才吊儿郎当地给其母叫回牌友。

下午3时许,燕军再次跑到现场,准备移尸掩埋,被前来玩的松辛发现后逃离……

九、并非句号

看了我们的稿子,也许读者会这样认为,燕军早已堕落成了一个不可救药的少年。错了,请不要忘记,他仅仅是个不足16周岁的少年,他也渴望光明,向往美好,身上仍不时闪现出美德之光。就在今年过年前,他的母亲给了他30元钱,让他去市场选购一身他喜爱的衣服。在商场,他发现一个小偷盗走了一个农村老大爷的钱包。他没有犹豫,立即告知老大爷。老大爷一把扭住偷儿,在众人指责下,偷儿将钱乖乖交出。

就在燕军为自己做的这件好事洋洋得意时,那偷儿追上他:“狗日的,谁让你管闲事?”边说,边抡圆巴掌狠狠地扇了他一个耳光,手随即向腰里摸去……燕军一看不妙,撒腿就跑。多亏跑得快,要不连小命恐怕得丢了。燕军事后给人说。

在看守所里,燕军告诉我们,他每干一件坏事都要在日历上记载下来。坏事画“X”好事画“√”,问他是否记得清,今年共画过多少“×”,多少“√”,他说:“X”记不清,“√”只有一个。问他为什么要画这些记号,他摇头,眼睛里流露出懊悔和惆怅。这些,难道不是在小燕军丑恶的灵魂中保存的一缕阳光吗?可惜,这阳光也仅仅灿烂了那么一瞬,在谁也没有发现的时候,就倏然熄灭了。如果有人及时地发现了这缕阳光,也许,7月24日这天,将是燕军此生中最平常的一天,说不准,他还会干一件什么让世人可歌可泣的事。但这仅仅是如果。

(题图 插图 鲁强华)

版本编辑 周矢

刊头设计 刘靖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