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纺织企业退休热!热!?
本报特约通讯员 张翟西宾
“不知咋的,最近急着闹退休的人格外多!”笔者近来听到好多人这样说。事实上,不少纺织企业出现的“退休热”的确是愈来愈热。
今年初,咸阳某纺织厂厂长在职代会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身体不好的职工,男50岁、女45岁以上者可厂内退休。”起初,该厂接近厂内退休年龄的男女职工议论的多、观望的多。谁知,当报刊电台相继报道北京等地企业实行全员合同制如何、如何,加之后来自上而下“破三铁”紧锣密鼓,一些年龄大的职工就不再是议论、观望和犹豫,而是把退休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行动”。今年3月一个月,该厂先后有71人向劳资科打了退休报告,经厂劳鉴会两次讨论,最后批了37人,其余34人都因不符厂内退休条件而“放下”。即便如此,未批的一些人还是抱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态度,到处寻情钻眼、四下“活动”,进而发展到去劳资科“闹退休”。前多年职工们到了退休年龄怕退休,如今刚接近退休年龄就急着退休,原因何在?
一位要求退休的工人毫不掩饰地回答:“怕变成合同工。”还有位老工人让厂工会干部为他们测算:“是企业实行全员合同制前退休好?还是企业实行全员合同制后退休好?”据了解,企业目前之所以有股来势凶猛的“退休热”,究其原因,一是企业效益不好。用职工的话说:“出力再大、干活再多、拿不上钱,甚至干的还不如退休的”;二是退休后工资收入损失不大。据了解,有些企业在用工制度上,为了减轻企业负担,相继制定了一些厂内退休政策,条件较为优惠。如咸阳一家中型纺织厂在3月份制定的“关于职工退休的补充规定”中,不仅明确协议退休者年龄放宽到男48、女43周岁,而且一般退休者除按工龄长短享受退休工资外,还可享受15元的退休补贴。这样,职工退休后一般经济损失只有10至20元,由于“干”和“退”工资收入差距不大,因而大都抉择“退为上策”。一些职工急于退休的原因还有“三怕”:一怕实行全员合同制。在某纺织厂调查时,一退休女工告诉笔者:“劳动人事制度是要改革,不过思想上总觉得:在企业干了大半辈子,末了落个合同工,一时难以接受。”二怕医疗、劳动保险制度改革。现在退休职工看病,费用全由企业负担,即便下一步真的改了,恐怕国家对退休职工还是有优惠政策。不少退休职工都这么想、这么说。三怕“破三铁”破了自己的“饭碗”。退休之前,一些人顾虑重重、心有余悸:“在企业辛辛苦苦几十年,眼下,论干活出力不如徒弟麻利,要是一旦被人家‘优化’掉,当师傅的老脸往哪搁?思来想去,还是早退休的好。”
“退休热”对企业有什么利弊呢?带着这个问题,笔者走访了某厂劳人科一位副科长,他直言不讳地说:“利弊我说不准,不过眼下纺织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具体到我们厂,产品积压,亏损增加,车开不齐,人浮于事。为了缓解这一困难,企业在用工制度上,不得已采取了一些减员措施。应该看到‘退休热’带来的阵痛,我们耽心这样下去会使企业在技术力量上受到影响。特别是在45岁左右协议退休者中间,不乏一些有经验、有技术的能人。有些人前脚跨出东家门,后脚迈进西家门。目前,我们厂就有人议论:该退的没退、不该退的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