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功便是过
胡中玉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句话,虽然曾在报刊上批驳过多次,但至今仍被一些人奉为座右铭,并得出如此人生哲学:“多做工作多出错。”很显然,只有少做工作或不做工作,才少出错和不出错。所以他们宁可不做工作,落得个“但求无过”。有人为了证明这一高论,还查找了一个论据,说美国篮球名星贾巴尔,在国内外一百多场篮球比赛中,得分最多,犯规也最多。我想贾巴尔这一事例,并不能为其帮忙。因为贾氏是为求功而不怕有错的。倘使竞赛场上,贾氏只一味为避免犯规,便不防不攻,不拚不抢,那么不仅不会成为名星,恐怕连上场的资格也不会有的。正由于其敢拚搏,才取得了进球最多的殊荣和战功。至于犯规最多,那则是“为得而失”,这与那“无过”论者绝不可同日而语。“无过”论者中的某些人,身在其位,不谋其政,面对改革开放大潮,为了自己不犯错误,不去大胆地闯,大胆地试,言则人云亦云,行则亦步亦趋,无得无失,无所作为,政绩是零,错误也是零。这和贾巴尔完全是两种不同的精神境界。并且,进球最多未必犯规最多,如果一个篮球运动员的球技更高超,则完全可以做到多进球少犯规的;同样多做工作也未必多出错,只要我们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也是会少出错的。当然,要打球不犯规,要做工作不出错,那是不可能的。且“功”与“过”是相对的,不求“功”,专避“过”,本身就是过。诚如陈香梅女士所说,一个健康正常的社会心态,“应该是不做是错,少做也错,多做才对,即使做错了也应原谅。这样才能把事业办好。”如今为什么这八字混世哲学仍然被一些人顶礼膜拜,究其原因,是干部体制上存在着“铁交椅”。一些干部虽无政绩,但只要“无过”,则好“官”照样为之,悠悠然一点危机感也没有。不象篮球场上的运动员,无建树则须立即换下场来。所以,要清除“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混世哲学,必须打烂“铁交椅”,使那些“太平官”感到不太平,时时有“丢官”之忧,进而选择那“不求无过,但求有功”的人生进取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