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关中工具厂向科技要质量要效益
一人一题科技攻关硕果累累
本报讯 最近,在关中工具厂,一份《1991年技术攻关总结》引起了职工们的极大兴趣:游标卡尺镀黑铬与大互换工艺获得成功,卡尺成品率由90%提高到98%,加工能力提高了两倍;磨制麻花钻断裂得到彻底解决,其废品率由20%下降为零;金刚石滚轮和硬质合金六刃铰刀研制成功……34项科技攻关成果创造和节约资金上百万元。
看着这些令人鼓舞的成果,职工们不由发出阵阵称赞和感慨。
去年,在“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中,关中工具厂针对影响本厂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的诸多科技难题,发动全厂科技人员联合开展技术攻关活动。工厂成立了以总工程师为首的科技攻关领导小组,通过分析论证,确立了86个科技攻关项目,并根据项目的难易程度,成立了8个厂级攻关小组和78个车间级攻关小组,在全厂科技人员中开展了一人一题的科技攻关热潮,并由5名高级工程师在关键项目领衔挂帅。
为进一步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该厂适时制定了科技人员技术攻关管理办法和考核办法。全厂90%以上的科技人员参加了科技攻关活动,他们深入生产现场,跟踪调查,收集数据,分析试验,早来晚走,主动加班加点,做了大量的艰苦细致的工作。高级工程师蔡德康每天提前20分钟上班,查看炉温,检查焊件质量,收集了大量数据,经过分析,找到了焊接不良的症结,使焊接质量明显提高。总工程师张业新与大家一起日夜轮班调查、试验,复查了40多吨原材料,改进生产工艺,使国外至今未能解决的磨制麻花钻头裂纹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消除了影响该产品出口的障碍,使该产品在国际市场赢得了良好的信誉。去年,在立项的科技攻关项目中,有40%已完成或基本完成,为提高产品质量,增加效益,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李永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