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2年05月14日
头版
01

改革用工分配制度并不削弱主人翁地位

应志治

当前,以改革企业劳动用工、分配和干部制度为重点的企业内部改革,正在向纵深发展。它所带来的积极效应,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但是,也应当看到,目前仍然有相当一部分职工,并不了解或者不完全了解改革劳动用工制度与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的关系,产生了一些不必要的疑虑和担忧。集中到一点,就是担心削弱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对此,有必要予以澄清。

我们知道,所谓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无非体现在两个方面,即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在我国,工人阶级的政治地位主要表现为工人阶级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而对于长年生活工作在基层的工人来说,他们在社会上的政治地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在企业中所享有的管理权力。换言之,只有让工人享有直接管理企业的生产和分配的权力,工人才会切实感到自己是企业和国家的主人。

但是,在旧的劳动用工和干部制度未破的情况下,工人只能是工人,只能是劳动者和被管理者。工人在企业中的管理权力并没有落到实处。而改革用工和干部制度,就会从根本上打破工人和干部的界限,从而使一大批有才能、会管理的工人走上管理岗位。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用工和干部制度恰恰提高了工人阶级的政治地位。

至于工人阶级的经济地位,在改革用工和分配制度之后也是提高了,而不是降低了。首先,改革分配制度的锋芒所指,就是要打掉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和“大锅饭”,从根本上改变了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平均主义,铲除了分配领域内的最大不公,真正体现“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使每个劳动者由于“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领得自己所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伟大的创举》)。

其次,改革用工、分配及干部制度,破掉的是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痼疾,必将极大地调动广大职工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解放社会生产力,使工人阶级的经济收入有可能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提高。如果旧的制度不破除,生产上不去,国家不富,政权不稳,又何来工人阶级的经济地位和主人翁地位呢?

所以,广大职工在改革用工、分配及干部制度工作中,绝不应当抱着消极挨整的思想,而应该从思想上、行动上积极支持,为工人阶级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而斗争。当然,改革旧的用工、分配制度毕竟是一场深刻的革命,难免会触及少数人的切身利益。这些职工也应当顾全大局,牺牲小我,支持改革,这不仅是深化企业改革的需要,也是做为国家主人的工人阶级应尽的义务。 ?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