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一个“傻”出来的劳模
——记汉中变压器厂箱沿工刘进贵
刘进贵有许多外号,每个外号都以“傻”字打头。他傻得可敬,连续8年被评为厂级先进生产者,1989年被评为地区劳模,今年是全国“五一”奖章获得者。
20年前,刘进贵在汉中地区行署当通讯员,工作舒服、清闲,待遇又好。但他死缠硬磨下了工厂,在汉中变压器厂当上了一名在他认为最“攒劲”的箱沿工。
变压器箱沿法兰的制作并不复杂,其工序是将成形的扁钢按图纸尺寸焊接,校正变形,磨平封面,与盖板配钻孔。但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工作,没有坚强意志和高度献身精神的人是干不了的。就拿校正变形来说,一个大的变压器箱沿法兰,一般长6.04米,宽2.2米,厚25毫米,重约545公斤,这样一个庞然大物,每校正起来,就得用16磅大锤,抡圆了地砸,一下,两下,一个小时,四个小时……,一天下来,虎口裂血,两个膀子肿得老高。再拿磨平封面来讲,箱沿的平面不能有任何坑凹,焊缝磨得不能留任何痕迹,不然就会漏油。但谈何容易,不说平面的坑凹,一个大的焊缝凸出来都有3毫米多,这40毫米长,3毫米高的铁包线只能用手提砂轮一点点地磨平,一个800瓦的砂轮机有20斤重,一打开,唰啦啦地响,抱在怀里,全身颤抖,轮片和焊缝接触,便逆力强劲,铁屑四舞。不说每天要磨平多少箱沿,仅直径150毫米,厚为20毫米的砂轮,一天就要磨秃5至6个,一个班下来,吃饭连碗都端不起。刘进贵干的就是这样的工作,在这一岗位面前不知有多少人逃遁。刘进贵没有进厂前,这个工作因为没有人干,全车间4个组只好轮换着干,一个组一个月。刘进贵一进厂便包揽了这个工作,一个人干一个小组的活,一干就是13年。刘进贵包揽了这个工作,便给车间领导解决了一个最为头痛的问题。但天长日久,领导又不能不虑后,即刘进贵倒下或退休了怎么办?厂领导开始给他分配学徒,一连两个,但都耐不了苦,甩手走了。厂里又想起农民工,给答应的条件是,只要长期干并干好,将来转成正式工。对一个农民来讲,这具有多大的诱惑力啊,但还是因为苦,连来两个,也均逃之夭夭。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工作岗位上,刘进贵不仅一个人顶3个人干,同时还超定额工时一万多个。可想而知,经年积月,他要付出多么艰苦的努力。为此,他牺牲节假日,中午不休息,晚上迟下班,全身心扑在工作上,或许有人会误认为,刘进贵如此“傻干”一定是为了钱。否!他每月奖金总浮动在10至25元之间,他的奖金仅高于全车间平均奖的2至3元。 (潘慧敏 翟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