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省教育出版社打破铁饭碗 端上银饭碗
靠改革求得两个效益双丰收
本报讯 靠改革起步,在改革中发展的陕西教育出版社,去年人均创利润11.07万元,累计137种图书获全国和省以上奖励,27种图书被国家教委列为全国中小学重点课外读物。他们的成就使出版界同仁感到振奋。
7年前,从陕西人民出版社“杀”出来的教育编辑部,由赵喜民带领,18个人、10万元流动资金,在西安创办教育出版社。他们当时思想很明确,不受旧体制框框束缚,引进改革之举,创建一所集生产经营于一体的新型出版社,并经全体人员讨论后,制定出系列配套改革措施。
首先是打破旧人事用工制度,破除全民与集体职工身份界限,一律实行聘任制与合同制,由社长聘任各部门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聘任工作人员;在聘任中打破干部与工人的身份界限,一律按实绩衡量,聘期一年。聘期干的好,胜任本职工作,就连聘连任,如不称职,即按合同予以解聘。
其次是改革分配制度,按照目标管理方案,分别不同岗位,把经济、社会两个指标量化,与责、权、利捆在一起,按贡献大小分配。
在经营管理上实行新的办法,对编辑实行编、审、排、校、印、发的“一线穿”责任编辑负责制,不仅加快了出书周期,而且克服了编书的不管卖书的脱节现象,强化了编辑人员的质量意识与市场观念。另外,革除单一靠新华书店发行的传统方式,变以新华书店为主,自办发行为辅的双轨发行制,同国内190家书店建立长期供销关系;自办发行服务部和教育书店。从1989年至今,自己发行的书占总发行量的25%以上。
大刀阔斧地改革,使全体职工把出好书、办好社与国家、出版社和个人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优秀图书层出不穷。他们编辑出版的《幼儿知识宫》、《儿童营养教育丛书》、《职业中学教学丛书》、《党政干部岗位培训丛书》等,深受各界欢迎;《史学概论》、《普通教育学》、《金融信托学》等书,被国家教委定为全国高校通用教材;《语文学习百科知识辞典》、《初中古诗文对译》、《高中古诗文对译》以及《党政干部大辞典》等,一年内再版4次,总印数达150万册,获全国首届优秀教育图书奖,正在编辑的《师范群英,光耀中华》丛书15种,被列入国家“八五”规划。
改革使这家年仅7岁的小型出版社为国家创造了累计2793万元利税。陕西省命名他们为改革先进单位,社长兼总编辑赵喜民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徐国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