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当企业参谋 做企业后盾
渭南工行全力促进本区工业起飞
本报讯 渭南地区工商银行出点子、做助手,扶持国营大中型企业发展,有效地促进了本区工业起飞。
渭南地区共有148家工业企业,已成为发展渭南地区经济的支柱。渭南地区工商银行先后给这些企业贷款70亿元,促其实现税利19亿元。其中40余家国营大中型企业就占贷款总额、实现产值的80%,受到企业的普遍欢迎。
在支援、帮助、促进工作中,渭南工行首先抓了高科技产品的开发,支持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品立项上马。省印刷机械厂1990年亏损137万元,渭南工行深入调研后,“雪里送炭”给予贷款290万元支持工厂开发新型产品,到1991年底,工厂就扭亏为盈。国营红岭机械厂研制开发国际上先进的三角转子发动机、压缩机时,从中试到技改,银行始终参与、支持,这两种产品现已形成年产两万台的生产能力,美国、香港客商已表示愿意批量购买。该厂刘建华副厂长说,确实该给工行记一功。
渭南地区工交企业大多是五六十年代建成的,技术、设备陈旧过时,渭南地区工行看准技术改造这条花钱少办事多的路子,在贷款方向上优先支持这类项目。位于华山脚下的西北第二合成药厂生产的解热镇痛药品在国际市场很抢手,但苦于半成品生产能力不足,拖了后腿,华阴市工行果断贷款200万元,支持该厂对吡唑酮生产线进行技改,今年第一季度新线投产后产量较去年同期增加几近一倍。
渭南地区工行不但在资金上为企业解难,还在具体事情上为企业排忧。我省四大统配矿之一的韩城矿务局,去年因三角债困扰影响资金周转,韩城工行不但通过全国工行信息网电催,还派员偕同矿务局财会人员上江苏、下四川、奔武汉,很快回收货款400余万元。
(韩庚 柳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