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2年07月07日
第2版
02

献身煤海终不悔

——记蒲白矿区马村矿掘进队长丁全苟

他叫丁全苟,今年43岁,是蒲白矿务局马村煤矿掘进三队队长。他所在的掘三队建队9年来,共掘进38621米,9年干了17年的活,工程质量全部合格,优良品占80%以上,没有发生死亡事故。全队连续3年达到国家甲级队标准,先后11次受到矿局及上级的表彰奖励;丙班今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他本人也连续3年被评为省级安全先进个人以及局劳动模范。今年他又被评为省劳动模范光荣地出席7月3日召开的省劳模和先进集体代表大会。

由工人成长起来的掘进队长丁全苟,非常了解煤矿工人的脾气。他们对队长的要求,不是看你会不会说,而是看你能不能干。掘三队,就是靠实干发展壮大起来的。1983年7月,原白堤煤矿和马村煤矿合并。合矿初期,采掘工作面布置不出来,全矿生产十分被动。10月份,矿领导提出要掘三队为扭转生产被动局面带个头,两矿合并共有8个掘进队,领导唯独点他们的将。那时丁全苟才30来岁,有用不完的劲。全队干群齐心协力,前半月进尺就到302米。大自然好象故意和他们作对,17日,工作面出现了落差3米多高的断层,上不见顶,下不见底,整个煤巷全成了岩石。

这关键时刻,丁全苟挽起袖子,和另一名副队长上了架,他在前边背,副队长在一旁观察顶板,班长带领工长运送木材。汗水混合着煤土湿透了他全身衣裳,班长换下他后,他吃了几个烧饼又上了架。背完顶后,他叫副队长带工人升井,班长几次催他升井,他说:“这种危急的情况下,我怎能离开现场!”他硬是带领工人干了十多小时,顺利地穿过大断层,为全队大干排除了障碍。到月底,掘进进尺572.2米,出色地完成了矿上交给的任务。

1989年9月23日夜,工作面出水,涌水量每秒约1立方米,如不及时排水,工作面就要被淹。他接到电话后,立即先派人送排水设备,紧接着就赶到工作面,此时水位已涨到1米多高,在这紧要关头,他第一个脱掉衣服同工人一道下水,脚被背板上的钉子扎破了,他咬着牙,忍着疼,冰水冻得他浑身直哆嗦,但他仍在水中奋战1个多小时,将泵架设牢固,才松了一口气。月末全队完成掘进进尺781.8米,再次涮新了由掘三队创造的蒲白矿务局最高掘进纪录。

掘进队人员更换快,自1980年后更换的人员基本上是来自农村的协议工。这些人中,多数人认为:掘进工人只要能吃苦就行,没有多少技术可学。针对这种片面的认识,每次队上进新工人,丁全苟首先强调他们学好技术。为了激励大家学习科学技术的积极性,他除组织长期不间断的技术补课外,还做到学用结合,不开空头支票。丁全苟把工资与工程质量挂钩发放,订出制度:工程质量能达到优良品,超付工资20%;达到合格品,付90%,如果出现不合格品,只付给60%工资,并要反工合格为止。同时,他在队上还经常开展班与班,组与组之间劳动竞赛,技术交流和技术比武。近几年来,全队集体技术还曾获得过省煤巷掘进第一名,全国煤巷掘进第十名。参加矿务局、省厅技术比武活动,有4人获得了“技术能手”称号。几年来,该队打的每一条巷道、每一米巷道都是优良品巷道,同时因技术的提高,材料费用每月都能节约数百元,被矿务局确定为质量免检单位。 (边吉)?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