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2年07月21日
第2版
02

青年工人技师王洋艺高胆大

本报讯 渭南市染料化工厂青年工人技师王洋十年如一日,刻苦钻研技术,先后为厂提合理化建议35条,解决难题19个,小改小革8项,直接经济效益达125万元。最近,王洋被评为省劳动模范。

1982年,王洋从渭南技校毕业,被分配到渭南染化厂苯酚车间当操作工。尽管学的是机械加工,专业不对口,但他毫无怨言,在短短的3个月内掌握了全套操作技术。后来,他被调到机修车间干机加工,不到一年,就掌握了钳工、车工、焊工等5种专业技术,被提拔为机加班长。

1989年,王洋到苏打车间担任维修班长。生产苏打的主要设备离心机经常烧坏电机和三角带,而且甩水质量差,王洋经过反复思索,大胆提出了改革方案。据统计,每年节省电机6台,三角带60余条,出料速度提高了1倍以上,一年为企业增加效益3.2万元。仅少支电机和三角带费用,全年可节约4000余元。前年6月,苏打生产中7号浓缩锅出现了水沉淀不好、产量低等问题,王洋急生产所急,大胆改进,使管道下降了35公分,每批可增产苏打150公斤,半年可获得直接经济效益2.16万元。

磷肥球磨机是该厂在外定制的非标准产品,支架断裂需购新品,既要花一大笔钱,还没有现货,王洋钻在球磨机滚筒内仔细观察,最后想出土办法,在滚筒连接处内壁焊了3块钢板,然后钻孔用螺栓固定,保证了车间按时开车,为厂里节约开支2万余元。 (岚文)?

放大 缩小 默认